不可抗力造成的違約也算違約嗎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相關的司法解釋同時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不可抗力造成違約的,違約方沒有過錯,因此通常是免責的,但法律規定因不可抗力造成的違約也要承擔責任的,違約方也要承擔無過錯的違約責任。例如,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因發生在民用航空器上或者在旅客上、下民用航空器過程中的事件,造成旅客人身傷亡的,承運人應當承擔責任;但是,旅客的人身傷亡完全是由于旅客本人的健康狀況造成的,承運人不承擔責任。該事件包括因承運人過錯而發生的事故,也含與承運人無關不可抗力,只要造成了旅客人身傷亡,承運人即使無過錯,也要承擔違約的民事責任。不可抗力與情事變更、意外事件不同,不可抗力雖然也可以引起合同的變更或者解除,但不可抗力以免除當事人的責任為己任,對不可抗力造成不能履行合同的損害,原則上實行免責原則,而情事變更、意外事件是以危險公平分擔為目的,二者的法律后果不同。
不可抗力的主要因素
不可抗力因素之一:不可預見性
合同當事人對于不可抗力事件的發生必須根本無法預見。如果能預見,或應該能夠預見,則不構成不可抗力,例如某船運輸一批貨物從一海港到另一海港,船長出海前未聽廣播天氣預報即開船,結果遇上風暴使貨物受損。該風暴對于船長來說就不是不可抗力。因為作為海上運輸的船長出海前應了解一下當天的天氣預報,而天氣預報已對該風暴作了預告,船長能夠預見,卻由于疏忽未注意應當承擔貨損的責任。
不可抗力因素之二:不可避免性
即使出現了不可預見的災害,如果造成的后果是可以避免的,那么也不構成不可抗力,只有無法采取任何措施加以避免,才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例如船在海上遇到風暴,附近就有避風港但不進去致使貨物受損也需承擔責任。
不可抗力因素之三:不可克服性
這是不可抗力的最后一個特征。指當事人對該事件的后果無法加以克服,即毫無辦法加以阻止這是不可抗力
政府或社會行為,譬如政策的變化、國家出現政權的交替等。
以上的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不可抗力是大家不能通過人為力量進行排除的,也就是說,自己沒有能力去阻止這件事情的發生,因為這種情況造成的違約情況不能算是違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銷后民事訴訟主體責任承擔的問題
2021-02-08地役權在兩塊地上如何建物
2021-01-09國家對未成年工勞動保護有哪些
2020-12-03立約定金未簽訂合同可以返還嗎
2020-11-17別除權和共益債務誰優先
2020-11-15剝奪政治權利作為一種附加刑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開發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孩子可改隨繼父的姓氏嗎
2021-02-22沒撫養過的養母能否主張贍養費
2020-12-20傷殘鑒定多久能下來
2020-12-24離職公司押放工資算違法嗎
2020-11-27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異議代簽名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2021-01-28人身保險合同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2-02無證駕車所致財損保險會不會賠
2020-12-13對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有關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幾個基本
2020-12-21提前還貸別忘退稅退保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