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業秘密的種類
《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商業秘密包括符合特定條件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1、技術信息:包括設計、程序、產品配方、制作工藝、制作方法。包括完整的技術方案、開發過程中的階段性技術成果以及取得的有價值的技術數據,也包括針對技術問題的技術訣竅。
2、經營信息:經營信息包括經營策略、管理訣竅、客戶名單(應當明確交易習慣、客戶的獨特需求、客戶要貨的時間規律、成交的價格底線等具體內容)、貨源情報、產銷策略、招投標中的標底及標書內容等信息。
凡是符合《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要件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都是商業秘密,都受法律的保護。
二、商業秘密泄露的途徑
1、離職或在職員工泄密
一些掌握企業重大商業秘密的骨干員工,往往因為各種原因離開原來的企業,進而轉到其他同行業企業,或者自己開辦同行業或業務近似的行業的企業,直接造成了原來企業的商業秘密的流失。個別企業員工經受不住利益的誘惑,將自己掌握的企業的商業秘密泄露給他人。
2、工(商)業間諜
越來越多的公司,甚至包括具有良好國際信譽的公司,利用工(商)業間諜非法獲取競爭對手的商業秘密。
3、接待外來人員采訪、參觀、考察、實習中疏忽大意
采訪、參觀考察等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公眾形象,但同時這也是商業秘密失密的重要渠道。
4、供應商與客戶
即使是最講信用的供應商,也可能是泄漏商業秘密的潛在危險源,尤其是關鍵環節的供應商。
5、技術著述的公開發表和演講
很多專業人士愿意把他們最先進的研究成果告訴技術同行,這意味著在本領域的學術地位和專業威望。但是,這同時也意味著這些信息已經進入了公共領域,企業永遠不能再對該商業秘密要求擁有所有權。
6、廣告及商貿展覽
通過廣告或展覽,對新開發的技術進行說明和描述,就屬于向公眾披露,從法律上講,就等于剝奪或損害了企業獲得商業秘密保護的權利。
7、不注重廢舊秘密載體的管理
除了正規的文件、資料外,商業秘密還普遍存在于廢舊電腦磁盤、辦公廢紙以及工業垃圾等廢舊載體中,最易被忽略。
三、商業秘密保護的應對策略
1、企業需要提高自身保護意識,并且加強保護措施,防止商業秘密泄露。
企業和企業內的員工首先應當加強對商業秘密的認識,在企業和員工的主觀上對企業自身的商業秘密要有認同。在法律理論中,商業秘密概念是“主觀秘密”和“客觀秘密”的統一。如果企業自身在主觀上就不認為某些信息是商業秘密,則不可能強調客觀上該信息屬于商業秘密。比如,企業如果將本應當向某些特定客戶提供的優惠價格,通過廣告的形式公布出去,這一報價就談不上商業秘密,因為企業主觀上就不認同這是秘密,否則不可能廣而告之。在主觀認同的基礎上,企業必須加強有關保密措施。
通常的保密措施包括:企業內的隔離措施(諸如:設立保密庫、建立電子監控裝置、限制參觀者或客戶與核心樣品或生產工具接觸等);縮小員工的業務知識面(即將員工所掌握的信息控制在必須的范圍之內,盡可能減少員工了解其他業務信息的機會);文件的保管和銷毀;嚴格控制對外發放資料的程序。總之,對于企業而言,必須注意時刻提醒自己的員工和相關訪客:“這是商業秘密,請勿打探或泄露!” 企業應當建立內部的保密制度,并且告知所有員工。企業內部的所有保密措施不僅可強化企業內部人員對于商業秘密的主觀認同,更進一步在客觀上體現了商業秘密的保密性。這為商業秘密的保護提供了基礎依據。
2、任何涉及企業商業秘密的交易合同或協議,均應當設置“保密條款”。所謂“保密條款”,即指通過合同的形式,對合同對方增設保密義務。這種保密義務通常是雙方對等的。如果合同的對方泄露了因合同的簽訂和履行所掌握的我方的商業秘密,則構成違約,需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常見的需要設立保密條款的合同包括:買賣合同、服務合同、中介合同、加工合同等。
3、與員工簽訂保密協議和競業限制協議。簽訂保密協議是為了防止員工在合同期間內泄露掌握的企業秘密。簽訂競業限制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離職人員使用其掌握的商業秘密與企業進行競爭。
但是,企業對于簽訂競業限制有諸多誤解,認為只要規定在離職后一定年限內不從事與企業競爭的事業就萬事大吉了,而不約定補償金,其實不然。合同應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則,企業若單方面限制離職人員的就業權,而離職人員未從這一義務中得到任何權利,那么,這一規定是不公平的,在實踐中,法院一般會認定這樣的競業限制協議無效。既然這樣的約定無效,當然不能起到防止商業秘密泄露的作用。如果需要簽訂競業限制協議,必須要給予一定的補償金。
四、侵犯商業秘密的救濟途徑
1、協商解決。商業秘密糾紛屬民事糾紛,企業單位的商業秘密受到侵害時,被侵害人可以與侵害人進行協商,要求其停止侵害并作適當賠償,以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
2、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解決。
企業的商業秘密被侵犯,如果此前企業與侵權人之間簽訂了《合同》,并且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議的,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向當地仲裁機構或者雙方仲裁協議中約定的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但是如果沒有仲裁協議的,就不能申請仲裁。有仲裁協議的,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訴。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裁決作出后,不能就同一糾紛事件再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企業之間因勞動爭議引起的糾紛或簽訂《勞動合同》的職工,期限未滿,擅自跳槽,帶走企業商業秘密,侵犯企業利益的,企業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3、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三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監督檢查。”企業的商業秘密被侵犯人的不正當行為侵犯,可以按上述規定,向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
4、向人民法院起訴。
根據《刑法》、《合同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規定,企業的商業秘密被侵犯,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一般來說應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或侵權行為地人民法院起訴。
而通過以上方式,被侵犯商業秘密的企業可得到以下法律保護:第一,侵權人應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第二,給權利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第三,侵權人應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第四,監督檢查部門,可根據情節對侵權 人處以罰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基金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0-12-27單位集資房滿2年可以出售嗎
2021-02-20車禍誤工證明怎么開
2021-01-14什么樣的婚姻是軍婚,國家對軍婚有哪些優惠政策
2020-12-31婚姻效力具有溯及力嗎
2021-01-20發生交通事故后搶救費誰墊付
2021-02-15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網絡語言攻擊能定罪嗎
2021-02-09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婚前財產約定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26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如何算
2021-03-03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貿易保險之貨物運輸保險涉及的風險
2020-11-19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