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離婚財產糾紛案件可能是所有法院處理的案件中所占比例比較大的,對于一些離婚財產糾紛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就沒有做預防工作,從而導致了離婚時因財產而發生的各種各樣糾紛,下面就是我其中一種:婚前擅自處理夫妻共同財產該怎么辦?
離婚財產糾紛案件: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擅自處理夫妻共同財產,具有法律效力嗎?
1、夫妻對共同財產具有平等的處理權
我國《婚姻法》第十三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2、擅自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一般認定為無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八十九條的規定,“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共同的權利,承擔共同的義務。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無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項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對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人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出賣人因未取得所有權或者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張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也就是說,若未辦理產權登記轉移手續,特別是對于房產來說,雖然買賣合同仍然有效,但真正權利人可以有權追回。此時,合同雖然有效,但買受人只能請求違約金或損害賠償;若受讓人是善意的,且支付了合理對價并辦理了物權登記,可以善意取得物權,從而使物權發生變動。
3、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1)工資、獎金;
(2)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
(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即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的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兩人在關系存續期間,對于錢不是說要天天都分得很清,什么都要注意,只是一些關鍵的地方還是要注意的,否則之后產生的糾紛,不僅會損害一方的利益,有時還可能損害雙方的利益,比如:一方對外借款時的等等。
一方出軌離婚財產分割?
2020年離婚財產如何分割,離婚債務如何分割
2020年離婚財產分割最新規定,離婚后夫妻財產如何分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對業主有約束力嗎
2021-02-10贍養協議里面能分配財產嗎
2020-11-16人進監獄了欠銀行貸款怎么辦
2021-03-11投標保證金比例
2021-03-13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勞動糾紛處理的相關程序有哪些
2020-11-18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1-02-08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中國保監會有權處罰外資保險公司嗎
2020-11-11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保險理賠不受理通知書分別是什么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