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的原則是什么
一、全面履行原則《合同法》第60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這一規定,確立了全面履行原則。全面履行原則,又稱適當履行原則或正確履行原則。它要求當事人按合同約定的標的及其質量、數量,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履行地點、適當的履行方式、全面完成合同義務的履行原則。依法成立的合同,在訂立合同的當事人間具有相當于法律的效力,因此,合同當事人受合同的約束,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應是自明之理。法律諺語中有“契約必須遵守”的說法,而我國早先頒布的《民法通則》第88條第1款也規定,合同的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全部履行自己的義務。盡管《民法通則》和《合同法》中相對應的規定在用詞上有“全部”和“全面”的差別,但實際上表達了相同的意思。
二、誠實信用原則《合同法》第60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此規定可以理解為在合同履行問題上將誠實信用作為基本原則的確認。從字面上看,誠實信用原則就是要求人們在市場活動中講究信用,恪守諾言,誠實不欺,在不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以“誠實商人”的形象參加經濟活動。從內容上看,誠實信用原則并沒有確定的內涵,因而有無限的適用范圍。即它實際上是一個抽象的法律概念,內容極富于彈性和不確定,有待于就特定案件予以具體化,并隨著社會的變遷而不斷修正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標準。
三、協作履行原則協作履行原則,是指當事人不僅適當履行自己的合同,而且應基于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協助對方當事人履行其債務的履行原則。合同的履行,只有債務人的給付行為,沒有人的受領給付,合同的內容仍難實現。不僅如此,在建筑工程合同、提供等場合,債務人實施給付行為也需要債權人的積極配合,否則,合同的內容也難以實現。因此,履行合同,不僅是債務人的事,也是債權人的事,協助履行往往是債權人的義
四、情勢變更原則情勢變更,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履行前,因不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的原因而使合同成立的基礎發生變化,如繼續履行合同將會造成顯失公平的后果。在這種情況下,法律允許當事人變更合同的內容或者解除合同,以消除不公平的后果。情勢變更的實質,乃是誠實信用原則之具體運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標準是怎樣
2021-02-26私了還需要交通責任認定書嗎
2020-11-15養別人老人多年能要回贍養費嗎
2021-01-27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妻子不擇手段制造離婚證據
2021-03-24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不得抵押的房地產有哪些?
2021-02-25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3-01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購買人身保險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13人身保險合同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2-02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