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裁決合同有效是否可以繼續履行合同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仲裁裁定合同有效的,權利人可以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但合同出現履行不能的情形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條?【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條?【非金錢債務的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二)債務的標的不適于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二、構成違約責任應具備哪些條件
1、行為
也就是一方當事人必須有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行為,這是構成違約責任的客觀條件。違約行為只能在特定的關系中才能產生。違約行為發生的前提是,當事人之間已經存在著合同關系。如果合同關系并不存在(如尚未成立,或已被解除,或被宣告無效),則不發生違約行為。
2、過錯
即違約一方當事人主觀上有過錯,這也是違約責任的主觀要件。當事人違約可能有各種原因,如不可抗力、對方違約等。因這些原因引起違約,當事人不能承擔違約責任。只有因違約當事人的原因造成違約責任。因此,違約當事人要承擔違約責任,主觀上必須要有過錯。而在雙方過錯的情況下,過錯的大小是其承擔違約責任大小的依據。
3、損害事實
損害事實指當事人違約給對方造成了財產上的損害和其他不利的后果。從權利角度考慮,只要有違約行為,合同債權人的權利就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其損失即已發生。在違約人支付違約金的情況下,不必考慮對方當事人是否真的受到損害及損害的大小;而在需要支付賠償金的情況下,則必須考慮當事人所受到的實際損害。
4、因果關系
即違約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違約當事人承擔的賠償責任,只限于因其違約而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對合同對方當事人的其他損失,違約人自然沒有賠償的義務。違約行為造成的損害包括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對這兩種損害違約人應賠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仲裁裁定合同有效的,權利人可以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但合同出現履行不能的情形除外。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兌匯票丟失可以公示催告嗎
2021-01-23老百姓能告法院嗎
2021-02-21稅務局能否直接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13軍人重婚怎么處罰
2021-02-05股權轉讓何時生效?
2021-03-20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什么叫男女平等?
2021-03-03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正在按揭房是否可以交易?
2021-01-11二手汽車過戶流程是什么
2020-11-27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人身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1-03-06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他人毀壞財物后能否要求其和保險公司一起賠償
2021-03-01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