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履行不能的免責情形有哪些
履行不能又稱“給付不能”,是指債務人由于某種原因,事實上已不可能履行債務。履行不能使債的目的客觀上無法實現,因而導致債務消滅或轉化為損害賠償之債,債權人無法請求繼續履行。
須發生債務人履行不能,在可能履行的情況下,債權人可以請求原來的履行,不會產生代償請求權。債務人須因發生履行不能的事由而取得利益。即利益與履行不能的原因之間有因果關系。比如債務人因給付標的物滅失而取得的保險金或保險金的請求權,均可作為代償請求權的客體。而如果因標的物滅失,出于同情朋友贈與同情金,則因與發生履行不能的事由無因果關系,債權人不能就此行使代償請求權。債務人取得的利益須具有可轉讓性。具有人身性質的扶養金請求權、非財產上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等,不具有可轉讓性,不能作為代償請求權的客體。
履行不能有多重情況可以導致,如果是客觀原因,比如自然災害導致的,是可以免責的(前提是雙方對此沒有約定)。
二、履行不能成立要件
須發生債務人履行不能,在可能履行的情況下,債權人可以請求原來的履行,不會產生代償請求權。債務人須因發生履行不能的事由而取得利益。即利益與履行不能的原因之間有因果關系。比如債務人因給付標的物滅失而取得的保險金或保險金的請求權,均可作為代償請求權的客體。而如果因標的物滅失,出于同情朋友贈與同情金,則因與發生履行不能的事由無因果關系,債權人不能就此行使代償請求權。債務人取得的利益須具有可轉讓性。具有人身性質的扶養金請求權、非財產上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等,不具有可轉讓性,不能作為代償請求權的客體。
作為代償請求權的標的,其利益應以原債權額為最高限額,超過原債權額的部分,債務人有權拒絕。在雙務合同中,因第三人的原因致使履行不能時,如果債權人不行使代償請求權,則債權人同時免除對待給付義務,其已經作出的給付,可依不當得利的規定請求返還;債權人行使代償請求權時,其應負對待給付義務,如果行使代償請求權不能滿足原債權全部時,則就其所受領部分的價值,按比例減少對待給付。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履行不能”的相關法律知識。希望大家通過小編整理的知識,對履行不能的免責情形能夠有一定的了解,也能夠知道履行不能的成立要件有哪些。當然如果大家還有其它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識,律霸網也提供在線法律知識咨詢,歡迎大家進行法律知識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能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2-13股權轉讓何時生效?
2021-03-20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1-13不予執行執行異議是什么
2021-01-06申請工傷傷殘鑒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6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保管物因自身瑕疵毀損損失誰來承擔
2021-03-24用人單位如何發錄用通知
2021-01-16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如何的
2021-01-06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車輛停運損失
2020-12-02違反最大誠信原則所帶來的保險糾紛
2021-01-20司機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判賠
2021-02-24多年未使用的宅基地政府可以收回嗎
2020-12-13拆遷安置合同不是屋主簽的,合同有效嗎
2020-12-02房屋征收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22穗國土局解讀舊改新政 兩輪征詢方可拆遷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