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買賣合同不能履行的責任怎么承擔
不能履行,又叫給付不能,是指債務人在客觀上已經沒有履行能力,或者法律禁止債務的履行。
不能履行有自始不能履行和嗣后不能履行之分,通常系以合同訂立時為標準。前者是合同無效的原因,后者是違約的類型,分別債務人是否具有免責事由,或依風險負擔規則處理,或依違約責任規則處理。
不能履行還有永久不能履行與一時不能履行之分。前者指在履行期限或者可以為履行的期限屆滿時不能履行。后者則為在履行期滿時因暫時的障礙而不能履行。永久不能履行如屬嗣后不能履行,則可為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一時不能履行在繼續性合同場合便成為部分不能履行,可構成違約責任的要件。一時不能履行因債務人在不能履行的暫時障礙消除后仍不履行,可以成為遲延履行,可為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
不能履行又可以分為全部不能履行與部分不能履行。全部不能履行如屬嗣后不能履行,可構成違約責任的要件。部分不能履行如屬嗣后不能履行時,自然屬于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如屬自始不能履行,仍可能產生違約責任,即在能履行部分而不為履行時,構成違約責任。
不能履行還可以分成事實上的不能履行與法律上的不能履行。前者是指基于自然法則而構成的不能履行。特定物滅失造成的不能履行,屬于此類。后者是指基于法律的規定而構成的不能履行。出賣禁止流通物為其典型。如訂立之后,履行之前,標的物被禁止流通,這屬于法律不能,違約人可以免責。再如訂立合同之后,特定標的物意外滅失,出賣人無法交付,這屬于事實不能。嗣后履行事實不能是否構成違約責任,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標的物是因不可抗力滅失,出賣人免責。如果承攬人轉產,以至不能交付工作成果,則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二、怎樣承擔合同違約責任
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有以下幾種:
1、支付違約金
違約金:指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在合同債務人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義務時,向對方當事人支付的一定數額的金錢。
2、損害賠償
損害賠償:是指因合同一方當事人的違約行為而給對方當事人造成財產損失時,違約方向對方當事人所作的經濟補償。
3、繼續履行
繼續履行:是指由法院或仲裁機關作出要求實際履行的判決或下達特別履行命令,強迫債務人在指定期限內履行合同債務。
4、其他補救措施
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案件審理中被告破產案件中止后該怎么辦
2021-01-01怎樣看是否是數罪并罰
2021-03-08現役軍人離婚可以不用部隊開證明嗎
2021-02-11中小企業實行股權激勵有什么好處
2021-02-06保管人承擔賠償責任條件有哪些
2020-12-15假焊工證安監局如何處罰
2021-03-22在何種情況下合伙人可以要求分割合伙企業財產
2020-12-02網上買到假貨哪里可以舉報受理
2020-12-26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
2020-12-25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委托協議如何終止
2020-11-21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二手房中介應該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1-01-20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違反競業限制造成實際損失如何舉證
2020-12-11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限制
2021-02-02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