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觀點認為,父(母)與子(女)達成的贍養費給付協議,雖然也是一種設立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合同,但與《合同法》所調整的合同在合同主體、合同內容方面有著本質的區別。后者雙方當事人是平等的主體,彼此間不存在身份上的關系;其合同的內容即權利義務是由雙方通過簽訂合同設立的;而前者雙方當事人是父(母)與子(女),彼此間存在身份上的關系,不是合同意義上的平等主體;從內容上看,父(母)與子(女)在贍養方面的權利義務已由法律所規定,即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義務,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雙方通過簽訂協議,在贍養費金額及給付期限等方面達成一致意見,其目的在于約束贍養義務人全面及時履行贍養義務,也就是說,父(母)與子(女)達成的贍養費給付協議屬有身份關系的協議,不能適用《合同法》,應適用《婚姻法》。
一種觀點認為,依照《婚姻法》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無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故李某要求李某某承擔贍養費的訴訟請求,應支持。國家通過設立法律對此人身關系進行調整,旨在維護父(母)子(女)關系的協調,法律賦予被贍養人享有被贍養權就是保障弱勢父(母)對成年子女依賴的精神利益得以實現,使養兒(女)防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得以傳承與發揚,從而構建和諧家庭,其實質是贍養人給付一定的物質、精神等保障被贍養人的晚年健康生活,此為親屬權的體現。實踐中,父(母)與子(女)達成贍養費給付協議,其目的在于減少雙方間矛盾,使給付方式明確化,贍養權利、義務具體化,因此,給付多少和怎樣給付常常是贍養費給付協議的主要內容,該協議從主體看,雙方是平等的自然人。雖然父(母)與子(女)存在長、晚輩之分,但雙方簽訂協議是不存在水服從誰的問題,任何一方也未能將己方意見強加于對方。從雙方意思表示來看,在協商過程中,雙方均想通過協議來解決贍養費的相關問題,是其真實意思表示。從協議內容來看,雙方主要約定的是每月支付多少贍養費及什么時候支付,此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綜上,該協議符合有效合同的構成要件,該協議為有效合同,性質為財產關系,此民事法律關系是合同之債,應適用《合同法》。當然,贍養人與被贍養人之間的親屬權是該財產權的前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能否工商備案
2020-12-26新增固定資產價值如何確定
2021-01-19眾籌投資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4監視居住算羈押期限嗎
2021-03-04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二審可以增加解除合同的訴求嗎
2020-12-14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反家暴法規定:哪些行為算家暴
2020-12-10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收費停車場內車輛被盜,商場能否擔責
2020-12-26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