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二百六十八條“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承攬合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根據本條的規定,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解除合同是指在合同成立后,因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關系消滅的行為。根據本法總則的規定,雙方當事人可以協商解除合同,當事人一方解除合同的,只限于兩種情況:
一是在發生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
二是對方當事人嚴重違約,包括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對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行為表明不履行其主要債務;對方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的;對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債務或者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嚴重影響訂立合同所期望的經濟利益的。除這些法定解除權外,當事人擅自解除合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但在承攬合同中,定作人除了享有本法總則規定的解除權外,他可以享有隨時解除合同的權利,這是承攬合同的一大特點,也是由于承攬合同性質所決定的。承攬合同是定作人為了滿足其特殊需求而訂立的,承攬人根據定作人的指示進行工作,如果定作人于合同成立后由于各種原因不再需要承攬人完成工作,則應當允許定作人解除合同。定作人解除合同的前提是賠償承攬人的損失。這樣處理,既可以避免給定作人造成更大的浪費,也不會給承攬人造成不利。本條根據承攬合同的特點,賦予定作人隨時解除合同的權利。根據本條和本法有關規定,定作人行使隨時解除權的,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1.定作人應當在合同有效期內提出解除合同。雖然本條規定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隨時”實際是指合同成立生效后,合同履行完畢前的任何時間。根據解除的含義,解除是當事人在合同效力存續期間,提前終止合同效力的行為。如果承攬人已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已支付報酬等費用,合同已終止,定作人此時如果不需要工作成果的,不能提出解除合同。
2.定作人根據本條解除的,應當通知承攬人。解除通知到達承攬人時,解除生效,合同終止,承攬人可以不再進行承攬工作。
3.定作人根據本條解除承攬合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這些損失主要包括承攬人已完成的工作部分所應當獲得的報酬、承攬人為完成這部分工作所支出的材料費以及承攬人因合同解除而受到的其他損失。
合同解除后,承攬人應當將已完成的部分工作交付定作人。定作人提供材料的,如有剩余,也應當返還定作人。定作人預先支付報酬的,在扣除已完成部分的報酬外,承攬人也應當將剩余價款返還定作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按揭買房開發商逾期交房 購房人想退房怎么辦
2020-12-01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未交付如何處理
2021-03-21著作權法中的延伸性集體管理是否合理
2021-02-28私自接自來水如何處罰
2020-11-25贍養費協議書
2020-11-16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哪些機動車保險中會有免賠率
2021-03-14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1-12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有關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幾個基本
2020-12-21世紀理財:投資公告中的買入價與賣出價
2020-12-30河道整治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是由誰制定
2021-01-02涉及糾紛拆遷安置買賣協議認定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