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解釋違約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二十七條當事人通過反訴或者抗辯的方式,請求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調整違約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約定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根據如上規定請求適當減少或增加違約金數額時,既可以通過反訴的請求方式,也可以通過抗辯的主張方式。因違約解除合同的,合同關系歸于消滅,但合同中的違約金條款在性質上屬于“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不因合同解除而影響其效力。
第二十八條當事人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請求人民法院增加違約金的,增加后的違約金數額以不超過實際損失額為限。增加違約金以后,當事人又請求對方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我國《合同法》上的違約金兼具補償性和懲罰性的雙重性質,且以補償性為主、懲罰性為輔。當違約金低于損失,則屬于賠償性質;當違約金高于損失的情況下,違約金兼有賠償與懲罰的雙重功能,違約金與損失的相等部分為賠償性質,超過損失的部分為懲罰性質。
司法實踐中認定違約金過高存在舉證責任如何分配的問題,最高院的傾向性意見為,違約方需提供足以讓法官對違約金約定公平性產生懷疑的初步證據,然后法官可將證明違約金約定合理的舉證責任分配給守約方。
第二十九條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并作出裁決。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
違約金是否過高需要考量多種因素,如當事人的過錯程度、實際損失、預期利益、合同履行情況等。對于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30%的,一般可以認定為過高。法院未經當事人請求不得依職權調整違約金的數額,但對明顯過高或過低的違約金約定應當向當事人行使釋明權。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合同法解釋約定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如果有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消費者投訴電話是多少
2020-12-28病假多久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13認購協議可不可以繼續履行合同的依據
2020-11-17出版社抄襲侵犯什么權
2020-11-30怎樣辦理交通事故傷殘評定
2021-02-06交通事故復核有什么后果
2021-01-31組織、領導、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2021-03-22民法典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訂立勞動合同程序怎么規定
2020-11-28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合同法關于單方終止合同的條件
2020-11-13按揭房能否轉讓……. 師福東律師
2020-12-16“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種類
2020-12-22交通事故保險合同外的賠償應該誰來承擔
2021-01-21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2021-02-10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