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內要求財產分割的法律如何規定的?
婚內共同財產分割是指在不解除婚姻關系的前提下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的一項制度。旨在繞過婚姻關系問題直接解決雙方之財產糾紛,以保護在夫妻關系中處于弱勢一方對夫妻共同財產的合法權益。
該制度在《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四條中所有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
(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
(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
二、相關法律規定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九條:
“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即夫妻不論結婚經過多少年,一方婚前財產仍歸一方所有。具體可分為以下四類:
2、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如工資、獎金,從事生產、經營取得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資本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3、一方婚前已經取得的財產權利,如一方婚前獲得預售房屋的產權而且完全支付了房款,婚后才實際取得該房的所有權。
4、婚前財產的孳息,包括個人財產婚前孳息和 婚前個人財產婚后產生的孳息。
5、一方婚前以貨幣、股權等形式存在,而婚后表現為另一形態財產。如一方婚前的個人積蓄婚后購買的 有形財產,股權轉為了貨幣,這只是原有的財產價值形態發生了改變,其價值取得始于婚前,應當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值得注意的是,婚前的個人財產在共同生活中自然毀損、消耗、滅失的,離婚時,不能要求以共同財產或要求另一方以其個人財產進行抵償。而對于用婚前個人財產婚后從事投資、經營、或者婚前投資婚后獲得分紅,則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在雙方出現了感情問題后是可以辦理離婚手續的,那么在離婚時也是需要將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以及子女的撫養權進行分配的,如果在離婚時一方給對方造成了精神損害后也是需要賠償經濟補償金的,如果已經辦理了離婚手續后一方也是可以在一年內重新追究離婚賠償。
一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被追回
夫妻共同財產要怎么分割?
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中過錯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06民事案件管轄法院怎么確定
2021-03-16交通事故復核需要什么
2021-02-02公司開空頭發票負責人逃跑構成刑事犯罪嗎
2020-11-13強制傳喚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01收養關系公證流程有哪些
2021-03-15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民事裁定管轄的規定
2020-11-09個人征信失信會影響子女嗎
2020-11-09閑置2年房產能抵押嗎
2020-11-21煤礦工意外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19拖欠運費孳息怎么算
2021-01-04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