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違約是指違反合同債務的行為,亦稱為合同債務不履行。這里的合同債務,既包括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義務,又包括法律直接規定的義務,還包括根據法律原則和精神的要求,當事人所必須遵守的義務。僅指違反合同債務這一客觀事實,不包括當事人及有關第三人的主觀過錯。各個國家合同法對違約行為形態的劃分都是不一樣的。
違約責任是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的簡稱,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合同約定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民法通則第111條、合同法第107條對違約責任均做了概括性規定。
違約行為
違約行為,是指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行為。這一定義表明:
(1)違約行為的主體是合同當事人。合同具有相對性,違反合同的行為只能是合同當事人的行為。如果由于第三人的行為導致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對于合同對方來說只能是違反合同的當事人實施了違約行為,第三人的行為不構成違約。
(2)違約行為是一種客觀的違反合同的行為。違約行為的認定以當事人的行為是否在客觀上與約定的行為或者合同義務相符合為標準,而不管行為人的主觀狀態如何。
(3)違約行為侵害的客體是合同對方的債權。因違約行為的發生,使債權人的債權無法實現,從而侵害了債權。
違約行為的分類
根據不同標準,可將違約行為做以下分類:
(1)單方違約與雙方違約。雙方違約,是指雙方當事人分別違反了自己的合同義務。合同法第120條規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可見,在雙方違約情況下,雙方的違約責任不能相互抵銷。
(2)根本違約與非根本違約。以違約行為是否導致另一方訂約目的不能實現為標準,違約行為可作此分類。其主要區別在于,根本違約可構成合同法定解除的理由。
(3)不履行、不完全履行與遲延履行。
(4)實際違約與預期違約。
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有:
1、支付違約金;
2、損害賠償;
3、繼續履行;
4、其他補救措施;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合同違約”的相關知識,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如果您的情況更為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收養關系解除怎么辦理呢
2021-01-29我國最新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0-11-16學生在學校發生碰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五一勞動節幾天三薪
2020-12-19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公告內容要核準嗎
2020-11-10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旅游購買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1-03-26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2)
2021-03-08規劃部門可以公開土地出讓合同嗎
2020-12-20城市土地可以轉讓嗎
2021-03-09拆遷征用安置房賠嗎
2021-02-07四會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07國有企業職工住房拆遷補償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