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履行抗辯權的理論基礎是源于合同法的哪一條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66條之規定,同時履行抗辯權: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所謂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雙務合同的當事人一方,在對方未為對待給付前,有拒絕自己給付的權利.
成立同時履行抗辯權,必須有雙方當事人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這一要件。同時履行抗辯權存在的基礎在于雙務合同的牽連性。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法律要件有以下四個方面:
1、頻雙方因同一合同互負對價債務;
2、須行使抗辯權曲當事人沒有先給付義務;
3、須雙方債務已屆請償期;
4、須對方當事人未為給付或提出給付。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構成要件
(一)須有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根據在于雙務合同功能上的牽連性,因而它適用于雙務合同,
而不適用于單務合同和不真正的雙務合同。可主張同時履行抗辯的,系基于同一雙務合同而生的對待給付。如果雙方當事人的債務不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而發生,即使在事實上有密切關系,也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因此,成立同時履行抗辯權,必須有雙方當事人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這一要件。
這里的債務,首先應為主給付義務。在從給付義務的履行與合同目的的實現具有密切關系時,也應認為它與主給付義務之間有牽連關系,產生同時履行抗辯權。雙方互負的債務應具有對價關系。該對價關系不強調客觀上等值,只要雙方當事人主觀上認為等值即可。
(二)須雙方互負的債務均已屆清償期
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旨在使雙方當事人所負的債務同時履行,所以,只有雙方的債務同時屆期時,才能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如果一方當事人負有先履行的義務,就不由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管轄,而讓位于不安抗辯權或先履行抗辯權。
(三)須對方未履行債務或未提出履行債務
原告向被告請求履行債務時,須自己已為履行或提出履行,否則,被告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不過,原告未履行的債務或未提出履行的債務,與被告所負的債務無對價關系時,被告仍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原告的履行不適當時,被告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但在原告已為部分履行,依其情形,被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違背誠實信用原則時,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
(四)須對方的對待給付是可能履行的
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旨在促使雙方當事人同時履行其債務。對方當事人的對待給付已不可能時,則同時履行的目的已不可能達到,不發生同時履行抗辯權問題,應由合同解除制度解決。
同時履行抗辯權存在的基礎在于雙務合同的牽連性。所謂雙務合同的牽連性,是指給付與對待給付具有不可分離的關系。可分為發生上的牽連性、存續上的牽連性和功能上的牽連性。所謂發生上的牽連性,是指一方的給付與對方的對待給付在發生上互相牽連.即一方的給付義務不發生時,對方的對待給付義務也不發生。所謂存續上的牽連性,是指雙務合同的一方當事人的債務因不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的事由致不能履行時,債務人免除給付義務,債權人亦免除對待給付義務。所謂功能上的牽連性,又稱履行上的牽連性,是指雙務合同的當事人一方所負給付與對方當事人所負對待給付互為前提,一方不履行其義務,對方原則上亦可不履行,只有如此,才能維持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同時履行抗辯權正是這種功能上的牽連性的反映。
上述思想正是誠實信用原則的應有之義,所以,同時履行抗辯權也是誠實信用原則所要求的。當然,誠實信用原則同時也限制了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濫用。在當事人一方已為部分給付時,對方當事人若拒絕其給付有違誠實信用原則,則不得拒絕自己的給付。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數罪并罰,數罪并罰怎么計算
2021-02-17可撤銷婚姻請求權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2021-02-19名譽權侵權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04什么人可以當公司股東
2021-02-14遭遇空頭支票時怎么辦法官支招
2020-12-10土地可以進行抵押嗎
2020-12-16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保險合同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3-13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保險公司拒賠的情形
2021-01-26被保險人 TheInsured
2020-11-27農村承包荒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