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合同上的保留所有權條款
在許多購銷合同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條款—“賣方在買方支付全部貨款之前,貨物的所有權仍然屬于賣方”。這樣的條款就是“所有權保留條款”。所有權保留條款的作用是利用物權優先于債權的法律原理,使賣方的利益處于更可靠的地位,從而使交易過程中的風險降低到最小限度。設立保留所有權制度的目的,在于確保出賣人對于買受人支付價款債權的實現,維護出賣人的利益,使其與他人交易的風險降至最低的程度。因為依所有權保留制度,當買受人未能按約定的期限和金額支付價款時,出賣人有權按約定取回已經交付給買受人的標的物;另外遇到買方已轉賣貨物時,當有第三方依據合同主張貨物權力時,賣方可以依據所有權優先要求買方返還貨物;當買受人被依法宣告破產時,出賣人有權取回保留所有權的標的物,而不是作為普通債權處理。
涉及所有權保留合同時的注意事項
第一,明確約定所有權保留的范圍
所有權保留條款,分為簡單保留條款和擴張保留條款2種。前者表現為,在買受人完全償付價金之前,所有權不發生轉移;后者表現為,如果買受人在完全償付價金前已將貨物在生產過程中消費掉,或已將其轉賣,則出賣人就其貨物制造的最終產品或轉賣貨物的收益享有所有權,買受人只是作為出賣人的受托人對最終產品或轉賣收益進行占有。很明顯,后者更能保障賣方的利益。但是簡單的約定“貨物的所有權仍然屬于賣方”不能達到這樣的目的。所以,賣方應當擴大約定的內容,如“貨物以轉賣的,賣方對轉賣貨物的收益享有所有權”。
第二,明確約定所有權保留是賣方單方的選擇權
理論上都認為所有權保留是賣方的選擇權,但是在現實中也出現過買方利用這個條款的糾紛。來看這樣一個案例: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廢銅購銷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支付所有貨款之前,該批貨的所有權仍屬甲公司。乙公司合同履行過程中并未全額支付貨款。此時廢銅已成為滯銷產品,且大幅度降價。甲方即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乙公司償付所欠貨款,并承擔違約和賠償損失的責任,而沒有請求乙公司退還貨物。乙公司答辯認為,依據雙方簽訂的廢銅購銷合同中關于所有權保留條款的約定,未付款的貨物的所有權沒有發生移轉,仍屬甲公司所有,甲公司應取回這部分貨物,要求乙公司償付所欠貨款并承擔違約、賠償損失的責任,沒有法律根據,且違反合同中關于所有權保留的約定,故明確表示拒絕甲公司的上述請求。
很明顯,乙公司在惡意利用這個條款來逃避債務和違約責任,而且將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混為一談,法理上也是說不通的。法院最終也沒有支持。但是,如果出于無懈可擊的考慮,不妨約定“所有權保留是賣方單方的選擇權,不為買方的抗辯權等任何權利。”
第三,明確約定行使保留的所有權后的事宜
因為關于貨物所有權保留的約定僅設置了一個物權,實際并不影響雙方合同的履行。所以在賣方依約取回貨物后,并不當然意味著合同的解除,所以對于合同履行與否的事宜還要具體約定。如果賣方認為要回貨物就可以,那不妨約定“賣方依據本條款要回貨物后,本合同解除。買方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和賠償責任。”如果賣方更傾向于履行合同,那就可以約定“賣方依據本條款要回貨物后持續占有,直至買方付訖貨款時轉移占有,買方仍須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和賠償責任。”
第四,在存在所有權保留條款和第三人擔保的情況下,放棄該條款的權利時須謹慎
有些學者認為,所有權保留條款實質上也是一種擔保方式,但與其它擔保方式不同,它不憑借任何外來的人或物對交易的安全進行保證,而將交易的安全建立在標的物的所有權的效力上。如果隨意放棄,很可能影響其他擔保權利的實現。來看一個案例: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產品供貨合同》,約定由甲向乙提供價值為270萬元的貨物,乙先支付40萬元,待到貨時再支付230萬元,丙公司對貨款支付提供擔保。協議還約定了所有權保留條款,甲在乙全額付款前享有貨物所有權。之后,乙公司沒有依約付款。甲、乙簽訂了一份《關于支付貨款的補充協議》(以下簡稱《補充協議》),確認尚欠貨款的數額為230萬元,并約定分期付款。事后,乙僅支付了《補充協議》中第一期的款項,經甲再三催告,沒有繼續履行合同。甲無奈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乙支付貨款。并要求丙承擔連帶責任。丙公司則認為,甲另行與乙簽訂補充協議視為放棄了所有權保留權利的行使,且未經丙的同意,所以無權要求丙繼續承擔保證責任。
法院最終根據我國《擔保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保的,保證人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支持了丙的主張。所以,對于賣方來說,即便自己的貨款有第三方擔保時,也不能隨意與買方協議變更、放棄自己的所有權保留的權利,即便要變更或放棄,則要么征得擔保人的書面同意,要么在與買方的協議中另行確定付款方式時,加上一句“新的付款方式并不意味著賣方放棄所有權保留的權利”。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工流產住院社保結算后可報銷么
2021-02-14保管人承擔賠償責任條件有哪些
2020-12-15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辦
2020-12-12如何證明欠條是威脅的
2020-12-19拖欠物業費如何處理
2021-03-04工傷申請財產保全有必要嗎
2021-02-25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離異后的人對財產有無繼承權
2021-01-03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把房產證抵押需拿出房產證嗎
2021-02-04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如何支付補償金
2020-12-20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勞務外包是同工同酬嗎
2020-12-22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人壽保險拒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9向壽險公司索賠時注意什么
2020-12-15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產品責任保險賠償處理
2021-02-09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