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一般成立的必要條件有哪些
1、訂約主體存在雙方或多方當事人。
2、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必須是“依法”進行的。
3、當事人必須就合同的主要條款協商一致。即合同必須是經過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所謂協商一致,就是指經過談判、討價還價后達成的相同的、沒有分歧的看法。
4、合同的成立應具備要約和承諾階段法。要約承諾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規則,也是合同成立必須經過的兩個階段法。如果合同沒有經過承諾,而只是停留在要約階段,則合同未成立。合同是從合同當事人之間的交涉開始,由合同要約和對此的承諾達成一致而成立法。
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合同
按照《合同法》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合同生效的時間規定是怎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是對合同生效時間的規定。
合同生效是指合同產生法律約束力。合同生效后,其效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效力。一旦合同成立生效后,當事人應當依合同的規定,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當事人依法受合同的拘束,是合同的對內效力。當事人必須遵循合同的規定,依誠實信用的原則正確、完全地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不得濫用權利,違反義務。在客觀情況發生變化時,當事人必須依照法律或者取得對方的同意,才能變更或解除合同。
2.合同生效后產生的法律效果還表現在對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產生一定的法律拘束力。合同的這一效力表現,稱為合同的對外效力。合同一旦生效后,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得侵犯當事人的合同權利,不得非法阻撓當事人履行義務。
3.合同生效后的法律效果還表現在,當事人違反合同的,將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必要時人民法院也可以采取強制措施使當事人依合同的規定承擔責任、履行義務,對另一方當事人進行補救。對此本法第七章作了規定。
一般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有哪些?在簽訂合同的時候當事方要仔細的去看清楚合同的內容,如果你沒有看清楚的話就會給自己帶來各種各樣的麻煩。合同成立之后彼此產生了糾紛要進行解決的話,可以來律霸網問問律師幫助你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置二手房買家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1征地拆遷中提高補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14深圳注冊商標如何操作
2021-03-19商標用作商品名稱是否侵權
2020-12-11為什么承攬人的留置權可以約定排除
2020-12-15黨員不能炒股了是真的嗎
2021-03-09房子抵押錢不是給自家怎么辦
2020-11-08純包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07二手房交易注意事項
2020-12-07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勞動鑒定的一般程序
2021-02-24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個體工商財產保險家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7買二手車保險沒轉怎么辦
2021-02-03更換駕駛員報保險屬于騙保嗎
2020-12-0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七條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