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合法的合同有什么
依據合同法的規定,?不合法的合同包括以欺詐的手段簽訂的、合同當事人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合同的形式不符合法律規定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十三條?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二、當事人怎么承擔無效合同責任
1、過錯與損失承擔
過錯是指合同的無效有可歸因于合同當事人的原因。在合同成立后,是否發生法律效力并不能完全由當事人所決定。對大多數合同來講,造成無效的原因都是可歸因于當事人的,如因當事人的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瑕疵而造成的無效。但有時,合同也可因當事人以外的原因造成無效,如在合同訂立后,因國家法律對合同標的進行限制經營而造成的合同無效。只有當事人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合同無效,才能基于過錯由當事人承擔損失。
過錯不僅包括對于合同無效的過錯,還包括對因履行無效合同所造成的損失的過錯,當事人不知合同無效而依合同為給付義務,并不一定會造成損失,如造成損失,依合同無效的原因由對合同無效負有過錯責任的一方或雙方承擔損失。如果損失是由于因其他原因引起的,如對交付的標的物使用不當造成損壞,則應由對該損失有直接責任的人承擔賠償責任。
2、合同無效后的財產返還
對雙方已經依據合同為給付義務的無效合同,雙方應當將已經從對方取得的財產返還,這是原則規定,但在實踐中有不適用這種規定的情況。如:合同對方當事人死亡、解散;合同標的本身的特性使其不能返還或標的滅失、毀損已被善意第三人取得等。在這些情況下仍然要求返還,只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和破壞正常的交易秩序,有時在事實上也是行不通的。此種情況下,應該按照標的的市場價格計價補償。
三、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合同欺詐行為有三方面的法律責任:侵權民事責任、違法行政責任和犯罪刑事責任。
1、侵權民事責任
侵權行為,一般是指行為人由于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合同欺詐行為具備侵權民事責任的主客觀要件。
2、違法行政責任
合同欺詐行為的干擾使相對人的意思按照欺詐行為人設計的模式運行,相對人表達的意思實際上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行為人的意思。它破壞了合同當事人的地位平等,破壞了等價交換的原則,破壞了交易的自愿性,破壞了社會信用。合同欺詐行為使參加交易的人沒有安全感,使市場運行缺乏穩定的信用支持。
合同欺詐行為的行政法律責任,一是要承擔一定的懲罰性經濟義務,通過經濟懲罰強制教化;二是對嚴重違法的要吊銷營業執照,實行市場禁入,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示作用。
3、犯罪刑事責任
合同中的欺詐行為屬于民法和合同法調整范圍,其承擔的是一種民事責任。但合同中的欺詐行為如果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及應受刑罰處罰性這三種性質時,行為人承擔的就不只是民事責任,還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鑒于有些合同欺詐行為破壞性很強,欺詐所獲取的非法利益達到一定程度,我國1997年刑法第224條增設了對于利用合同進行詐騙犯罪的規定。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它具有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理應受到刑法制裁。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不合法的合同有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合同法的規定,?不合法的合同包括以欺詐的手段簽訂的、合同當事人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合同的形式不符合法律規定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經濟仲裁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1車分別押給兩家公司還不上了怎么辦
2020-11-28股權轉讓怎么合法轉讓
2021-03-03申請專利時如何確定保密審查
2021-03-04原產地標記與商標的區別
2020-12-13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剝奪政治權利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2取保候審是犯罪情節輕的嗎
2020-12-03贈與合同約定不得撤銷贈與,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1-02-20贍養義務可以協議免除嗎
2021-01-02合同關系可否以侵權責任訴訟
2021-02-21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1-17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如何買壽險才能既省錢又獲得充分保障呢
2021-02-28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2)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