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有效的基本條件
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合同法》第9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行為人只有具備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能夠正確理解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后果、獨立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才能成為合同的主體,其合同行為才能發生法律效力。
2、意思表示真實
所謂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為應當真實地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所謂效果意思,是指意思表示人欲使其表示內容引起法律上效力的內在意思要素。所謂表示行為,是指行為人將其內在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示于外部,并足以為外界所客觀理解的要素。意思表示真實要求表示行為應當與效果意思相一致。意思表示真實是合同生效的重要要件。因為合同在本質上乃是當事人之間的一種合意,此種合意符合法律規定,依法律可以產生法律約束力;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能否產生此種約束力,則取決于此種意思表示是否同行為人的真實意思相符合。
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
從法律上看,合同之所以能產生法律效力,就在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規定。對合法的意思表示,法律賦予其法律上的約束力,不合法的合同顯然不能受到法律保護,也不能產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效果。合同不違反法律,是指合同不得違反法律的強行性規定,也不得規避法律。所謂強行性規定,是指這些規定當事人必須遵守,不得通過協議加以改變。但若僅僅是部分條款違法,確認部分條款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
4、合同必須具備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民法通則》第56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合同法》第44條也作出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可見,我國法律承認當事人可以依法選擇合同的形式。但是,如果法律對合同的形式作出了特殊規定,當事人必須遵守法律規定。例如根據《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條例》的規定,房屋的買賣須經房管部門登記、辦理過戶手續后才能生效。
合同生效但未實際履行需承擔的責任
合同簽訂了,但對方不履行怎么辦?我國合同法規定,除特殊種類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因此合同已經生效,不履行合同應當追究違約責任,而不是諦約過失責任。
《合同法》第42條也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另外,《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合同風險性審查的注意事項
1、注意各方責任分擔的合理。
誠實信用、等價有償、買賣公平是市場交易的基本法則,在合同的具體內容中必須能夠體現這些法則。我們在起草或審核合同時,切忌只片面強調一方當事人的權利而忽略其義務或片面強調一方當事人的義務而忽略其權利的情形。
因為按照合同法關于“合同對價”的基本要求,一方當事人享有權利必須以承擔一定的義務為前提,反之就是一方當事人承擔義務必須以享有一定的權利為基礎。法律禁止以強凌弱的“不平等條約”存在;對責任分擔顯失公平的合同,合同法賦予受不公平條款約束的一方當事人一定期限內的合同撤銷權。
2、注意交易實施的安全。
當事人之間訂立書面合同的目的就是明確交易各方的權利義務關系,更好地保證交易實施的安全。所以,在起草或審核合同時應特別注意能夠保障交易順利實現的條款內容。如當事人選擇的付款期限和付款方式條款、合同履行的擔保條款等是否存在不符合實際或無法保證交易安全的情形。
3、注意考慮合同糾紛發生的可能。
當事人之間通過訂立合同所建立的是一種動態的債權或債務關系,一方權利之實現有賴于另一方義務之履行;換句話說,合同之債僅是一種信用上的法律關系,若合同一方當事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則另一方當事人的權利就存在滅失的可能性,盡管其可以通過法律上的救濟途徑來保障其權利實現。但由于合同之權利是一種私權利,法律對私權利進行保護的主要依據就是當事人之間訂立的合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同發生效力的基本條件有哪些”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生效的要件有四個,其中主體合法、合同要件合法、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買賣合同簽訂后,開發商可以抵押嗎
2020-12-03企業使用童工單位如何處罰
2021-03-05取證算盜用隱私嗎
2021-01-12兩個公司合并怎么處理
2021-02-10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先予執行擔保書什么意思
2020-12-18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強制執行的房產能否解押
2020-12-05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幫別人房產抵押貸款有風險嗎
2020-11-20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疾病保險是否可以包含生存保險責任
2020-11-09如何查詢保險撤案了沒
2020-12-26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不買不計免賠的情況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