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姻一方逝世后的財產分割原則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繼承編》(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民法典繼承編》第一千一百五十三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歸配偶所有,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
《民法典繼承編》第一千一百五十七條規定:“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再婚,有權處分所繼承的財產,任何人不得干涉。”
根據上述規定,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未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約定,一方死亡的,應當平分夫妻共同財產部分,注意此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與離婚時的分割辦法有所差異。離婚時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配應按當照顧無過錯方、照顧婦女、兒童一方等原則進行分割,因為離婚后,夫妻關系解除,雙方相互喪失對方的繼承權。而在夫妻一方死亡時,生存的一方配偶享有對方的繼承權,所以,分割遺產時,采取平分的原則并無不妥。遺產分割后,繼承人所繼承的遺產轉化為個人的私有財產,即繼承權轉化為財產所有權,繼承人可以任意處分自己的財產,只要符合法律的程序,他人無權干涉。例如,寡婦繼承了丈夫的遺產后改嫁的,完全有權利帶走其繼承的財產。
二、繼承權的權利實現。
繼承權的實現,亦稱為繼承權的兌現,指繼承人依法取得繼承權后,根據法定繼承或遺囑繼承的方式取得遺產的法律后果。
繼承權的實現要具備幾個前提條件:
1、繼承人在繼承權主體的范圍內;
2、繼承權人沒有喪失繼承權;
3、繼承權實現的內容是合法的,沒有侵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的合法利益。
《民法典繼承編》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條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要實現繼承權,首先應明確自己是否具有繼承主體資格,有遺囑按遺囑,沒遺囑按法定繼承。繼承開始后,任何一方繼承人均有權提出分割遺產。在協商無果的情況下,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遺產繼承訴訟。
如果說公民出現死亡的情況下也是會由配偶、父母以及子女來繼承生前的財產,如果說當事人在生前訂立了遺囑后也是會按照遺囑的內容來執行的,當繼承人死亡后遺囑則會自動生效,繼承人也是需要在規定的期限內繼承遺產的,同時繼承人也是可以放棄繼承權利的。
夫妻同時死亡怎么繼承遺產
再婚夫妻一方死亡婚前財產如何分配?
夫妻一方去世財產繼承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調解醫療糾紛怎么解決
2021-02-27拍攝書本放網絡是侵權嗎
2020-12-07試用期辭退員工風險防范
2021-01-05股東代表訴訟能否突破管轄
2020-11-22連帶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03質押合同何時生效
2021-02-10取保候審是犯罪情節輕的嗎
2020-12-03車禍死亡怎么計算扶養費
2021-03-23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瀆職侵權犯罪構成要件
2021-01-10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國五條”解讀
2021-01-16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離職經濟補償金交稅嗎
2021-01-05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