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賠償金之后再解除合同嗎
根據規定的拿賠償金和解除合同的先后順序,單位與職工解出勞動合同,職工先簽解除勞動合同,再先拿到賠償金,通常都是這樣的流程,通常是辦理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才能憑借協議對應賠償金去財務領錢或者財務憑借財務向勞動者出具的手續辦理銀行轉賬。
法律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支付賠償金的情況
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在如下6種情形下,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拿到賠償金之后勞動者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考慮是否要解除合同,建議勞動者在解除合同之前,可以好好的去考慮清楚是否值得自己這么做。對于拿到賠償金之后再解除合同的做法該怎么樣去解決它,請來律霸網上找律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扭送造成違法人員受傷由誰賠償
2020-11-15行政違法是否要求有主觀過錯
2020-12-27樓房被遮光可以要求補償嗎
2020-12-20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如何證明個人財產與債務無關
2021-01-16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地震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2保險受益人變更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9戶主為國家干部戶主代表全家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1-26政府違法占地需要賠償給行政相對人嗎
2021-01-31一戶兩房拆遷安置費怎么算
2021-02-08無戶口宅基地怎么拆遷補償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