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貿易術語與合同約定矛盾怎么辦
貿易術語只是國際慣例中的規定,并不是強制性的法律,合同怎么定還是取決于買賣雙方的意思,但合同生效后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了。當貿易術語與合同條件有沖突的時候,按照合同中的規定來執行。
二、貿易術語與合同約定的關系
1、由當事人自愿選定買賣合同中的貿易術語
在國際貿易中,交易雙方采用何種貿易術語成交,應在買賣合同中具體訂明,由于有關貿易術語的國際貿易慣例是建立在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基礎上,具有任意法的性質,故當事人選用何種貿易術語及其所采用的術語受何種慣例管轄,完全可以根據自愿的原則來確定。
2、貿易術語一般確定買賣合同的性質
貿易術語是確定買賣合同性質的一個重要因素,一般地說,采用何種貿易術語成交,則買賣合同的性質也相應可以確定。
3、貿易術語并不是決定買賣合同性質唯一的因素
貿易術語通常雖確定買賣合同的性質,但它并不是決定合同性質唯一的因素,決定買賣合同性質的還有其他因素,例如,交易雙方約定使用CIF術語,但同時也約定:“以貨物到達目的港作為支付貨款的前提條件。”按此條件簽訂的合同,就不是裝運合同,而應當是到達合同,因為,在這里,支付條件是確定合同性質的決定因素,由此可見,確定買賣合同的性質,不能單純看采用何種貿易術語,還應看買賣合同中的其它條件是如何規定的。
4、《1990年通則》中的有關規定,僅適用于買賣合同中的貿易術語,而絕不適用于運輸合同中的術語(有時它們是同樣類似的詞表示),尤其不適用于各種租船合同中的貿易術語。
由于租船合同的術語對于裝卸時間和裝卸費用的限定更為嚴格,故交易雙方應在買賣合同中特別條款盡可能就這些問題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也就是說,交易雙方簽訂買賣合同的同時,應盡可能考慮運輸合同的要求,以變為隨后訂立的合同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有利于買賣合同的履行,但另一方面運輸合同是為履行買賣合同而簽訂的,因此,負責安排運輸的買方或賣方在商訂運輸合同時,務必以買賣合同為依據,使運輸合同與買賣合同相互銜接,以保證買賣合同的順利履行。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合同約定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當貿易術語與合同約定矛盾時,雙方優先遵從合同約定。因為貿易術語只是一種國際慣例,并不具備任何強制性和法律效應,但合同是具有法律效應的,一旦簽署生效,所有交易需按照合同執行。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間借貸判決生效后下一步怎么辦
2021-02-04農村非婚生子罰款多少錢
2020-12-04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解除保
2021-02-13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網賭立案后會怎么處理
2021-02-27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超出駕證允許范圍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向司機追償
2020-11-24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什么人能繼承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03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2021-02-08國有土地劃撥土地轉讓有哪些條例
2020-12-08劃撥土地可以公證嗎
2021-01-24房屋拆遷許可證可否延期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