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瑕疵履行合同有哪些種類
瑕疵履行合同法要求合同雙方應當全面履行合同,嚴格按照合同的要求履行各自的義務,但現實生活中,往往產生一方當事人因這樣那樣的原因,不能夠全面履行合同義務,這就構成了合同瑕疵履行,又可被稱為不適當履行。合同的瑕疵履行是指合同一方當事人雖然履行了合同,但其履行既不符合法律的規定也不符合合同的約定,致對方不能獲得合同利益、減少或喪失獲得合同利益的情形。?瑕疵履行一般有三種情形:
(一)遲延履行
遲延履行是指合同一方當事人在合同約定的履行期滿后,能旅行債務而沒有履行債務的合同履行行為。履行遲延發生以下法律后果:合同另外一方有權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義務;合同另外一方有權請求對方賠償自己因對方的瑕疵履行所遭受的損失;即使瑕疵履行方繼續履行合同義務,對合同相對方而言已經失去意義,合同相對方有權解除合同并要求瑕疵履行方賠償損失;在延遲期間,標的物發生意外滅失的,由瑕疵履行方承擔該損失責任。
(二)加害履行
加害履行又稱加害給付,是指因為瑕疵履行方的過錯履行行為,致使合同相對方的利益受到損害的情形,如數量不足、質量不符合法定或約定的標準、包裝不符合規范、交付的地點、方式不符合要求等。
(三)受領遲延
受領遲延是指接受合同標的一方沒有及時接受對方的給付。通常認為,受領不是義務,但合同中約定約定應當在何時受領標的并于受領后給付價金的,受領人的受領就構成了義務,對方的權利實現有賴于受領人的受領。如果因為受領人的延遲受領構成違約,則應承擔違約責任。
二、合同訂立后能中止履行嗎
在合同的履行過程中,當對方當事人的履行能力惡化時,先履行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往往陷入兩難境地:繼續履行合同則恐怕對方無法支付價款,不履行合同又恐怕對方要求自己承擔違約責任。針對這種情況,法律特設置了不安抗辯權,保護先履行合同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安抗辯權,是指雙方合同的當事人一方負有先履行合同義務的,在合同訂立之后履行之前,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后履行一方有未來不履行或者無力履行合同時,先履行合同義務的當事人可以中止履行合同。我國《合同法》第68條就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69條還規定:“當事人依照本法第68條的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的,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合同履行”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危房拆遷怎么安置
2021-03-16員工應該如何應對單位的調崗行為有哪些
2021-03-24公司還沒注冊先注冊域名可以嗎
2020-12-14反擔保什么時候解除
2021-02-01車禍四級傷殘得五級傷殘賠償金傷殘賠償金怎么算
2021-03-23聽證程序適用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4違法判刑黨員開除黨籍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02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有期限嗎
2020-12-06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賦予業主委員會民事主體資格的理由
2021-03-05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2021-03-19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成立小型勞務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7什么是互碰自賠,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3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