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簽了分期購買合同發現被騙了怎么辦(《合同法》有效期截止于2020年12月31日)
合同被騙簽字,可能構成《合同法》中的欺詐行為,甚至構成民事犯罪。
《合同法》第52條、54條規定了,合同無效和可以撤銷的情形,被騙可以要求撤銷合同或認定合同無效,有損失則可以報警。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如果一方欺詐構成詐騙罪,則可以向法院申請確認合同無效。
《合同法》第54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因此,如果對方構成欺詐,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合同,進而使合同終止。
二、詐騙罪應當如何處罰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行為的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行為人設法使被害人在認識上產生錯覺,以"自覺地"將自己所有或持有的財物交付給行為人或者放棄自己的所有權,或者免除行為人交還財物的義務。
對于該罪的處罰,根據《刑法》第266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以欺詐手段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簽了分期購買合同發現被騙了怎么辦?不管是以什么方式被騙,只要認為自己被騙有經濟上的損失,都應該要及時報警。簽了分期購買合同發現被騙了,受害者想要維護好自己的權益該怎么做,想要爭取權益的人可以找律霸網律師進行詢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分居證據怎么辦
2020-12-11買房子需要哪些程序?
2021-02-12公司監事可以查看賬目嗎
2021-02-09企業債權債務分析
2020-12-02抵押權是擔保權嗎
2020-12-21支票及支票怎么填寫
2021-02-14犯強奸罪的學刑法上構成什么罪
2021-02-09買房征信報告有效期多久
2021-01-01不贍養老人有繼承撫恤金權嗎
2021-02-15專利申請書范文應該怎么寫
2021-02-10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方式
2021-02-21買保險法律怎么保護
2020-12-19投保后投保人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9土地承包經營權分類有哪些
2021-01-17土地出讓方式主要有哪些,土地出讓方式分別有哪些含義
2021-03-13門面房拆遷補償與住宅一樣嗎有什么區別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