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訴訟法第25條規(guī)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xié)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guī)定。”可見,協(xié)議管轄約定地點也僅限于雙方當事人的住所地或者合同的簽約地、履行地、標的物所在地。根據(jù)合同法理論約定管轄的合同條款只對簽約的雙方當事人有約束力,不能約束合同雙方當事人以外的人。故合同的一方當事人被并購后,該訴訟主體已不存在,約定管轄條款自動失效。合同的一方當事人與并購方的合同糾紛應適用原告就被告的原則確定管轄;屬專屬管轄的,則適用專屬管轄條款。
二、民法通則第44條2款規(guī)定:“企業(yè)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權利和義務由變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擔。”合同法第90條規(guī)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筆者認為,民法通則和合同法均是實體法,不是程序法。上述條款所稱的權利、義務是指實體法意義上的民事權利和義務,不含程序法意義上的訴訟權利和義務的內(nèi)容。實體法意義上的民事權利和義務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擔,但程序法意義上的訴訟權利和義務則對并購方無約束力。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管轄的條款是程序法意義上的權利和義務對兼并企業(yè)的并購方不具約束力。
三、從法律關系的角度看,原加工合同的簽約雙方即A公司與C廠之間是加工承攬合同法律關系,B公司與上述加工承攬合同法律關系并無直接聯(lián)系。后B公司基于兼并這一法律事實,才承繼了A公司加工承攬合同項下的實體上的權利、義務,從而與C廠之間形成一個新的債權債務法律關系,后一法律關系的主體、內(nèi)容與前一法律關系明顯不同。由此不難看出,作為并購方的B公司與作為債權人的C廠之間的訴訟也與A公司與C廠之間的訴訟不同。顯然,B公司與C廠之間理應按民事訴訟法的管轄規(guī)定重新確定案件的管轄法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用新型專利是什么意思
2021-01-03第三方支付代扣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3未生效合同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老公有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1-13《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解除競業(yè)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訂立保險合同分哪些階段
2021-01-12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jiān)會嗎
2021-01-06保險一半責任怎么賠付
2020-12-29保險公司的業(yè)務流程有哪些
2020-11-24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起訴
2021-03-15投保人在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1-15論訴訟代理主體之規(guī)范
2021-02-15保險收展員的主要職責
2021-02-07土地承包的經(jīng)營權抵押需要登記嗎
2021-02-15開荒地被別人霸占該如何維權
2021-01-01外嫁女、外來媳婦應不應該得到拆遷補償
2020-11-11公房拆遷如何確定補償權利人
2020-12-16拆遷安置房可以買賣嗎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