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合同需要進行登記嗎,抵押權轉讓后需要登記嗎
除極少數抵押物外,法律對抵押合同實行登記生效制度。中國《擔保法》規定,“土地使用權用權、房產、林木、運輸工具、企業設備作為抵押物應到有關部門辦理登記手續”。辦理抵押物登記的部門是:
(1)以無地上定著物的土地使用權用權抵押的,為該發土地使用權證書的土地管理部門;
(2)以城市房地產或者鄉鎮村企業的廠房等建筑物抵押的,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的部門;
(3)以林木抵押的,為縣級以上林木主管部門;
(4)以航空器、船舶、車輛抵押的,為運輸業的登記部門;
(5)以企業的設備和其他動產抵押的,為財產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此規定表明,凡以上述物品作為抵押物的,物抵合同的登記是合同成立的法定程度和必要條件,應登記而未登記的合同是無效合同。對抵押合同辦理登記是有利于債權人的,一是可以通過登記部門對抵押物的真實性進行審查;二是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復抵押;三是還可以取到證明作用。因而應嚴格按照規定辦理登記,需要注意的是合同簽訂日與生效日的關系。以往合同簽訂日就是合同生效日,但抵押合同則不然,法律規定抵押合同登記日為生效日,因此,簽訂合同時,要考慮合同簽訂后還有一個登記過程,合同上提供貸款日期,一定不能早于合同登記之日,否則就會出現貸款之日早于合同生效之日的笑話。
抵押權轉讓是否需要登記呢?《物權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物權法》第十四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因此一般認為抵押權的轉讓(變動)也應履行抵押權人變更登記手續,否則抵押權的轉讓將不能對抗第三人。
變更登記手續包括主要兩項內容,第一是抵押權變更協議,如《上海市房地產抵押辦法》第五十一條規定,“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抵押權可以隨主合同債權轉讓而轉讓,受讓人享有原抵押權人的相應權利,抵押權轉讓合同應當向房地產登記機構辦理登記。”第二是抵押權人變更登記,如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的《房屋登記辦法》第四十五條也規定,“本辦法第四十四條所列事項發生變化或者發生法律、法規規定變更抵押權的其他情形的,當事人應當申請抵押權變更登記。”
由于抵押權以不轉移抵押物的占有為特征,為保證抵押權人利益,世界各國法律均規定了抵押登記制度。
(一)抵押物登記是不動產抵押合同生效的必要條件
在我國民法中,登記也是作為不動產物權變動的生效要件來看待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笫三十五條規定:“房地產轉讓、抵押,當事人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辦理權屬登記”。笫四十八條規定:“房地產抵押,應當憑土地使用權證書、房屋所有權證書辦理”。笫六十一條笫一款規定:“房地產抵押時,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的部門辦理抵押登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笫四十一條規定:“當事人以本法笫四十二條規定的財產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笫四十二條明確規定了不動產登記的主管機關。由此可見,不動產抵押是一種要式法律行為,是必須辦理登記的,如果僅僅簽定了抵押合同而未辦理抵押物登記,那么該抵押行為是無效的。同時,也只有辦理了抵押物登記,不動產抵押合同才能生效,抵押權人的利益才會受到法律的完整保護。
(二)抵押物進行登記能夠有效地維護抵押權人的利益得到實現
由于設立抵押制度的目的在于擔保債的履行,即保護債權人的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笫四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以其他財產抵押的,可以自愿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當事人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這條規定說明,當事人之間設立抵押合同之后,以本法笫四十二條規定之外的財產設定抵押的,如果未辦理抵押物登記手續,則抵押人于抵押權存續期間將抵押物出賣、轉讓或再次設定抵押、質押,并使抵押物轉移至第三人占有時,抵押權人而不能向第三人就該抵押物主張抵押權,因為該項財產只能在抵押人和抵押權人之間產生效力,也就是說抵押權人只能向抵押人主張抵押權。反之,如果該抵押物辦理了登記,則該登記就具有對抗一切人包括善意第三人的效力,即抵押權人依抵押登記可以向任何第三人主張自己的抵押權,不論是善意第三人還是惡意第三人均不得拒絕。
另外,抵押權登記也可以有效地防止重復抵押現象的發生。即抵押物如果已經進行了登記,若抵押人想再次設定抵押關系,會受到抵押登記部門的嚴格審查,致使后一抵押關系的設立受到限制,難以成立。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抵押合同要進行登記嗎和抵押權轉讓后要登記嗎”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擔保法的規定,在我國除了極少數抵押物外,法律對抵押合同實行登記生效制度。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惡意低價競爭是犯罪嗎
2021-01-02企業債權債務分析
2020-12-02共同保證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24交通事故神經性損傷能鑒定嗎
2020-12-25交通事故處理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02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淺談《侵權責任法》對校園傷害賠償案件的規定
2021-02-18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私人老板欠工資如何要
2020-12-16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人身事故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分別的概念
2021-01-08割去雙耳 4張保單曝自演血案真相
2021-03-07法律規定公司要為員工購買的保險有哪些
2020-12-31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2車輛全責方沒保險如何賠償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