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產前執行和解取得的債權有效嗎
企業破產前,通過執行和解依法取得的債權是有效的,企業破產后債權會列入破產企業的財產,用于清償債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條?執行和解
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第三十條?破產申請受理時屬于債務人的全部財產,以及破產申請受理后至破產程序終結前債務人取得的財產,為債務人財產。
二、執行和解成立應具備的條件
1、和解必須雙方當事人完全自愿。
所謂自愿,是指符合當事人的內在真實意愿,意愿通常指某種具有目的的心理活動。所謂內在真實意愿,是指行為人的意思表示必須與內在意思相一致的結果,是當事人自愿作出的,不是受對方威脅、欺詐、利誘或在自己重大誤解的情況下作出的。任何一方當事人都不得采取非法手段或不正當方式強迫對方當事人與之達成和解協議,否則,就不是出于當事人的自愿。另一方面,和解的內容應當是雙方當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協商出來的,并且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政策的有關規定,不得損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不得違背社會主義公共道德、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否則,和解協議是不為法律所允許的。
2、執行和解應當在執行程序結束前進行。
在執行程序開始以前,當事人雙方就生效法律文書中確定的權利義務關系達成某種協議,這不屬于執行和解。因為執行和解是在執行程序進行中,雙方當事人愿意結束執行程序的一種合意。在執行程序結束后,執行義務人的義務已被強制履行,執行權利人的權利已經得到了實現,也不存在執行和解問題。因此,執行和解應當在執行程序結束前進行。
3、和解協議的內容應由執行員記入筆錄。
雖然說和解協議并不是在執行人員的干預下達成的,但執行人員有責任將執行過程中所出現的情況記載下來。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11條的規定,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人員應將協議的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這是和解協議應當具備的形式要件。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企業破產前,通過執行和解依法取得的債權是有效的,企業破產后債權會列入破產企業的財產,用于清償債務。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十年前買的宅基地合法嗎
2021-03-25案件到檢察院多久會傳喚
2021-01-24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老公私自賣房,我該怎么辦
2021-01-08關于夫妻債務問題裁判的新思路
2021-01-06立遺囑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6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擔保合同如何履行
2020-12-15工作多久視為建立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4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車險理賠7個月沒結果
2021-01-20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如何確定
2021-02-24失業保險待遇轉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6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