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延期審理
延期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經確定開庭審理日期后,或者在開庭審理過程中,由于出現某種法定事由,使開庭審理不能如期進行,或者已經開始的庭審無法繼續進行,從而決定推延審理的一種訴訟制度。延期審理只能發生在開庭審理階段,延期審理前已進行的訴訟行為,對延期后的審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時間不計算在審理期限內。
二、民事案件延期審理的事由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三、刑事案件延期審理的事由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八條在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于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四、訴訟中止與延期審理的區別
1、適用范圍不同。訴訟中止可以發生于訴訟程序開始以后一直到判決作出以前的任何訴訟階段,而延期審理則只能適用于開庭審理階段。
2、適用效果。訴訟中止將造成本案訴訟程序的中途擱置,受訴法院和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就本案的一切訴訟活動都應當停止進行;延期審理只是將本案開庭審理的日期拖延,有關訴訟活動并不因此停止,比如通知證人到庭。
3、恢復審理上。訴訟中止的法定情形來自于訴訟外,何時恢復訴訟,通常受訴法院是很難左右的;但是延期審理的法定情形來自于訴訟之中,恢復審理的日期通常由人民法院確定。
4、法定情形是不同的。延期審理適用于: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情形的;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其他應對延期的情形。中止審理適用于: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上述就是小編對“延期審理事由”問題進行的解答,延期審理事由可以分為民事事由與刑事事由,民事延期審理的事由包括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有新證據等情形。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事故替換駕駛員算騙保嗎
2020-12-05對大學生家教不滿意能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7婚姻法解釋三
2021-01-09在外地能不能辦理結婚手續
2020-12-13二審終審判決生效一審法院執行嗎
2021-02-05對銀行抵押的房產法院能查封嗎
2021-01-21夫妻一方把房屋贈給他人有效嗎
2021-03-07試用期滿后的沉默是否視為承諾購買
2021-02-21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14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有關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幾個基本
2020-12-21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情況下變動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