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哪些情形可以解除合同
一、延遲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遲延履行包括給付遲延(債務人的遲延)和受領遲延(債權人的遲延)。給付遲延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到來時,能夠履行而沒有按期履行債務。受領遲延則是指債權人在債務人做出履行時,未能及時接受債務人的履行或沒有為債務人履行債務提供必要的協作。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到來后,未履行債務,按照債權人是否需經過催告才能解除合同,可以將履行遲延導致的合同解除分為兩種,一是非定期行為履行遲延的合同解除,二是定期行為履行遲延的合同解除。
二、延遲履行主要債務,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按合同法規定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的和一方遲延履行債務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合同一方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三、質量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根據《合同法》第153條的規定,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的質量要求交付標的物,出賣人提供有關標的物質量說明的,交付標的物應當符合該說明的質量要求。
四、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另一方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此為因實際違約解除合同。合同法本著鼓勵交易的原則,雖允許當事人在客觀情況變化、無法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將發生重大困難時解除合同,但對解除嚴格限制。依此規定,一方實際違約,對方僅在違約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方可解除合同。
五、對方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的。”
六、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153條的規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按照這種解釋,當發生不可抗力時,當事人雙方可以解除合同。
七、其他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
根據合同法第94條,具有法律規定的其他解除合同的情形,一方當事人可以通知對方解除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工傷認定要多久才行
2021-02-27產假必須保留原崗位嗎
2021-01-26人身損害賠償墊付后如何追償
2020-12-27擔保合同能獨立存在嗎
2021-02-27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強奸罪與嫖宿幼女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2起訴離婚孩子撫養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1-01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會影響征信嗎
2021-03-11勞動合同續訂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01調崗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23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適用保險合同解釋原則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4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職工的基本保險有哪些
2021-02-06承包林地有林權證嗎
2021-01-18回遷房滿五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7爸媽的房子拆遷女兒有權分嗎
2021-02-18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如何補償的
2021-01-02父親再婚后宅基地面臨拆遷 父親名下的房產有1套寫我名字 是否為夫妻共同財產
2020-11-172020年國家棚戶區改造最新政策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