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觀點認為,遲延履行違約金應當計算到合同解除之日,即使在合同解除之日及之后承租人仍然處于遲延的,亦是如此。原因在于,合同解除后,對當事人即沒有拘束力,從而所有的權利義務在合同解除時確定不變。合同解除之后,當事人進入一種法定的清算關系,如果當事人繼續遲延的,應當按照逾期貸款利率來計算遲延履行違約金。
筆者不同意這種觀點,原因在于:第一,所謂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是指合同解除能否影響已經經過的合同關系。無溯及力,是指合同解除僅僅使合同關系向將來消滅,解除之前的合同關系仍然有效。如果以此概念作為討論的基礎,則解除前的合同關系仍然拘束當事人,因為它仍然有效。于此場合,遲延履行違約金的數額只能根據當事人約定的標準與實際遲延的時間的乘積而得,而與合同解除的時間無關。
第二,因為解除前的合同有效,所以違反該有效的合同所產生的遲延履行責任甚至可以看作一個與解除權的行使完全無關的事物,從而,該遲延履行責任的計算就與一個處于遲延且未解除的買賣合同并無二致。即,遲延行為持續的時間決定了遲延履行責任的大小,計算標準則根據約定。由此,也應當是計算至實際履行之日。
第三,如果合同未被解除,則租賃期間遲延給付租金的滯納金在實務和理論上都是從遲延之時計算至實際給付之日(經常表現為判決執行之時),并無疑問。如果解除后反倒只計算至解除之時,則被違約人所獲得的賠償要比不解除合同少,甚至少很多,從解除制度的目的而言,不利于守約方行使解除權,也不利于其從已經無意義的合同中解脫出來,合同解除制度的目的也會受到阻礙。另一方面,也會促使守約人為了獲得更完整的賠償而怠于行使解除權,使已經毫無意義的合同持續下去,宏觀來看,難謂有效率之秩序。
第四,如果當事人未約定遲延履行違約金,按照我國合同法理論與實踐都承認的實際賠償原則,承租人應當賠償因其遲延行為所造成的損失,其計算方法應當是遲延給付租金的數額與同期銀行利息和實際遲延天數的乘積。相應地,遲延履行違約金的計算也應當以實際遲延的時間為準。
第五,從遲延履行違約金的經常性的約定方式來看,該違約金本身亦為一個繼續性債權,其數額隨著時間的經過而不斷增加,該數額只有在遲延行為終止即承租人繳納全部租金之時方才確定。所以,解除權解除的是后來的合同,并不能“解除”或消滅仍然存在的遲延狀態。
第六,按照有的論者的說法,在解除后,因為承租人的使用收益不能返還,所以,繼續給付租金義務和法定利息也是第九十七條的“采取其他補救措施”的應有之義。但是,既然承認解除之前的合同關系仍然存在,為何基于該有效的合同關系所產生的履行請求權會轉化為不當得利的返還請求權呢?崔*遠教授認為:“合同解除無溯及力時……當事人一方已經部分或全部履行了債務,對方卻未履行對待給付,或者雖然也履行了債務,但雙方各自的履行在數量上不對等。對這一問題采取所有物返還顯然不妥,因為給付人在合同解除后仍未取得給付物的所有權。唯一的辦法是運用不當得利制度加以解決,即受領人將其多得的利益按不當得利規則加以返還。”在租賃合同場合,該觀點需要進一步檢討。在我國臺灣地區的“終止”概念下,有學者認為此種終止不發生“原狀回復問題”。根據我國臺灣地區“民法典”第259條之規定,原狀回復既有大陸地區民法上的所有物返還、也有不當得利之返還。如此看來,至少存在否定“唯一的辦法是運用不當得利制度”的可能性。
結合租賃合同而言,如果承租人已給付全部租金,但租賃期間合同被解除的,對于剩余期間的租金,出租人為不當得利,原因在于租賃合同解除后,向未來發生效力,出租人對于解除后的剩余期間的租金,其受領無“合法根據”(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該觀點成立;如果出租人交付租賃物、承租人拖欠租金,合同被解除,將承租人給付解除前已拖欠的租金認定為“返還不當得利”,則顯然是指其在解除之前占有使用租賃物無“合法根據”,這恰恰與我們所說的解除前的合同關系仍然存在相矛盾。
遲延履行違約金應當計算至當事人實際履行或者判決執行完畢之時。在實踐中,如果當事人對遲延履行本身和違約金的計算方式都無異議,法官可以在立案之時或者第一次開庭之時告知當事人就遲延部分可以先行履行,從而結束遲延履行違約金的持續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安置房是小產權房嗎
2021-02-26征地合同協議書怎樣寫
2021-03-14法院出的調解書無法執行怎么辦
2020-12-18到期債權執行異議
2021-03-19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勞動糾紛追討時間是多久
2021-03-10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保險公司能幫助索賠嗎
2020-11-25拼車可能涉及到哪些保險
2021-03-20事故保險理賠的流程有哪些
2021-03-18汽車被盜,保險公司有義務把車從外地取回來嗎
2021-02-26深圳土地置換出新規,安置補償標準提高
2021-02-01營業房拆遷按照普通住宅補償合理嗎
2020-12-01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1-01-13私房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2-08房屋被認定為違章建筑怎么維權
2021-02-16已簽字的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辦
2021-01-08拆遷安置房超出面積怎么辦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