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拖欠勞動者工資怎么討回
用人單位拖欠勞動者工資報酬,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根據法律規定,勞動者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逾期不支付的,責令企業按照應付金額50%以上一倍以下的標準計算,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另外,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爭議仲裁,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資報酬,同時勞動者有權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符合條件的勞動者可以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
九種途徑:
第一招:舉報投訴。
任何組織或個人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的行為,有權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舉報。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在2年內未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發現,也未被舉報、投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查處。
第二招:調解仲裁。
主要處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發生的勞動人事爭議。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第三招: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
可申請信息為:除主動公開或其他法定不予以公開的政府信息外,由政府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
第四招:政策咨詢。
組織或者個人想了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方面的法規政策規定,可撥打“12333”熱線電話、登錄人社部門門戶網站“網上咨詢”欄目或者到各地人社部門信訪接待室進行咨詢。
第五招:信訪。
適用于信訪途徑反映的問題包括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制定或執行政策提出意見和建議的;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投訴等。
第六招:申訴。
對機關、事業單位做出的人事處理不服的,可通過申訴途徑處理。
第七招:行政復議。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未提起行政訴訟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向上一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也可以向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復議。
第八招:工傷職工勞動能力再次鑒定申請。
工傷職工及其近親屬或者用人單位對各地級以上市(含順德區)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初次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或復查鑒定結論不服的,可在收到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
第九招:司法途徑。
適用于司法途徑反映的問題包括:依法應當由司法機關處理的申訴和控告類信訪問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人社部門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人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站未經允許提供下載違法嗎
2020-11-25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具備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如何處罰
2020-12-09外匯管制的對象是什么
2021-03-20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索要賠償嗎
2021-03-11一審可以是終審嗎
2020-12-04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
2020-12-03交通事故一方賠償不了怎么辦
2021-03-18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條件有哪些
2020-12-06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用人單位在節日當天要求加班怎么算工資
2021-03-09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理賠指南
2020-11-24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保險理賠誤工需要打工資流水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