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合同,解除合同會產生哪些法律后果
一、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合同
對于交易雙方來說,無論是誰,在考慮解除合同之前,都需要對解除合同之后產生的法律后果和相應的損失進行了解之后,才能確保解除合同不會傷害到雙方的利益。
(一)協議解除的條件
協議解除的條件,是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是將原合同加以解除的協商一致,也就是在雙方之間又重新成立了一個合同,其內容主要是把原來的合同廢棄,使基于原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歸于消滅。
(二)約定解除的條件
約定解除的條件,是當事人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的或在其后另訂的合同中約定的解除權產生的條件。只要不違反法律的強行性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任何會產生解除權的條件。
(三)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該合同失去積極意義,失去價值,應予以消滅。但通過什么途徑消滅,各國立法并不一致。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將合同解除(《合同法》第94條第1項)。由于有了解除程序,當事人雙方能夠互通情況,互相配合,積極采取救濟措施,因此具有優越性。
(四)違約行為
1、遲延履行
遲延履行,又稱債務人遲延,是指債務人能夠履行、但在履行期限屆滿時卻未履行債務的現象。它作為合同解除的條件,因合同的性質不同而有不同的限定。
2、拒絕履行
拒絕履行,又稱毀約,是指債務人能夠履行卻不法地對債權人表示不履行。拒絕履行一般表現為債務人明確表示不履行其債務,有時也以其行為表示不履行債務的意思,如債務人將應交付的特定的買賣物又轉賣他人。它作為合同解除的條件,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三是有履行能力。
3、不完全履行
不完全履行,是指債務人雖然以適當履行的意思進行了履行,但不符合法律的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不完全履行可分為量的不完全履行和質的不完全履行。債務人以適當履行的意思提供標的物,而標的物的數量有所短缺的,屬于量的不完全履行。它可以由債務人補充履行,使之符合合同目的,但在某些情況下,如果債務人不進行補充履行,或者補充履行也不能達到合同目的,債權人就有權解除合同。
二、解除合同會產生哪些法律后果
產生的法律后果,如下所述:
1、合同解除不溯及既往的,如果只是使未履行的合同不再履行,不得請求賠償損害,那么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不適當履行合同受到的損害就無法補救。
2、合同解除溯及既往的,如果只是恢復原狀,那么非違約方訂立合同所支出的費用,因相信合同能夠履行而作準備所支出的人力、物力,以及為恢復原狀而支出的費用就得不到補償。
3、在協議解除合同的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因解除合同受了損失,如果獲利的一方不賠償對方當事人因解除合同受到的損害,不符合公平原則。
4、在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合同不能履行而解除的情況下,債權人不能直接向第三人主張權利,如果債務人不承擔解除合同的賠償責任,他要么不向第三人主張權利以彌補債權人的損失,要么自己獨享主張權利后而取得的利益,使債權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合同解除后,確因一方的過錯造成另一方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向受害方賠償損害,不能因合同解除而免除其應負的賠償責任。
以上便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若您問題復雜,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破產股東個人財產有影響嗎
2021-02-05老板不出工傷認定證明也沒買社保怎么辦
2020-12-06賣假貨屬于詐騙罪嗎
2020-12-21出賣人將房屋贈與女兒怎么辦
2021-02-26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員工上班玩手機公司可以辭退嗎
2021-01-06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保險公司推定為全額賠償后車主無權轉讓殘車的理賠
2020-12-10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保險人履行給付義務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3福建臺風來襲汽車被水淹了保險賠嗎
2020-12-10汽車浸水保險如何賠?
2021-01-10突破“慘淡”局面:家庭財產險要隨著變化變
2021-02-02提前還貸后如何退保險?
2020-12-02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1-03-01關于建立土地出讓合同違約責任認定集體會審制度的通知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