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催促履約是否要約解除合同(《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催促履約并不是要約解除合同,而是要求合同當事人履行合同的義務,如果經催告后仍然不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九十四條?【合同的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五條?【解除權消滅】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二、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解除合同有協商解除、約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三種情況。
協商解除是指當事人經協商一致后自愿解除合同,一般以書面明示的方式為準,比如簽訂解除協議,通過書信函件、傳真、電子郵件、短信等。
約定解除是指合同中約定的解除條件成就時,一方取得并行使解除權解除合同,解除合同應當通知對方,合同在該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如果對方提出異議,則需要向人民法院請求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定解除是指一方依據法律的規定取得并行使解除權解除合同,行使法定解除權同樣需要履行通知義務。
此外,如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中約定了解除權的行使期限的,解除權應當在該期限內行使,期限屆滿不行使的,則解除權消滅。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條?【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催促履約并不是要約解除合同,而是要求合同當事人履行合同的義務,如果經催告后仍然不履行的,可以解除合同。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以下情況離婚,會被判凈身出戶!
2021-01-24抵押擔保訴訟時效是否為除斥期間
2021-01-10人身損害賠償如何區分農村和城鎮
2021-01-25表演者權中的要求報酬權如何主張
2021-01-29假冒注冊商標罪處罰措施
2021-03-15搶黃燈出現交通事故是全責嗎
2021-01-16什么是商業匯票轉貼現?
2020-12-10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2-24二審法官還會給調解嗎
2021-03-23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勞動者想離職后可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3-12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