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合同詐騙罪的犯罪構成?
[釋義]
本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虛構事實或隱匿真相,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刑法條文]
第二百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第二百三十一條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三十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法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相關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1996.12.16法發〔1996〕32號)
二、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利用經濟合同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的,詐騙數額應當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認定,合同標的數額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行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其行為屬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
(一)明知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擔保,采取下列欺騙手段與他人簽訂合同,騙取財物數額較大并造成較大損失的:
1.虛構主體;
2.冒用他人名義;
3.使用偽造、變造或者無效的單據、介紹信、印章或者其他證明文件的;
4.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兌現的票據或者其他結算憑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5.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擔保條件的抵押物、債權文書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6.使用其他欺騙手段使對方交付款、物的。
(二)合同簽訂后攜帶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逃跑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答辯狀
2021-03-08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1-03-25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侵權責任能否仲裁解決
2021-03-07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人身保險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0-12-01旅行社責任險條款概述
2020-12-25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公告內容要核準嗎
2020-11-10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保險合同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3-16村民侵占耕地不給怎么辦
2021-01-30出讓土地轉讓要經批準嗎
2020-12-25我國的土地流轉政策是怎么樣的
2020-12-26棚戶區改造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4農村修公路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