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觀目的不同。
民事欺詐是為了用于經營,借以創造履行能力而為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并與其訂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是以簽訂經濟合同為名,達到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2)欺詐財物的數額不同。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第六十九的規定、合同詐騙案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a、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
b、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的,數額在五萬至二十萬元以上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應承擔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17小區車位權屬問題的完整總結
2020-11-29診斷證明是與傷殘鑒定嗎
2021-01-24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31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同居關系財產的處理
2021-03-21強制執行依然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1-03-18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集資房轉讓需繳納什么費用
2020-11-16勞動合同主體可以變更嗎
2021-02-24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什么是婦女的“四期”,法律對保護“四期”有何原則性規定
2021-01-12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法律對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2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飛機延誤險賠償條件是什么
2021-02-07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