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只要其內容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一方沒有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雙方不是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雙方不是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沒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訂立合同的主體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權利能力;意思表示真實,這個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護。
口頭合同的有效適用情形
口頭形式的合同是指當事人以直接對話的方式或者以通訊設備如電話交談訂立合同。它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與人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如在自由市場買菜、在商店買衣服等。現代合同法之所以對合同形式實行不要式為主的原則,其重要原因也正在于此。合同的口頭形式,無須當事人約定。凡當事人無約定或法律未規定特定形式的合同,均可以采取口頭形式。
口頭合同不宜采用的情形
口頭合同屬于不要式合同,是指當事人以語言為意思表示、而不用文字表達合同內容的合同形式。在法律未規定必須采用書面形式的情況下,只要當事人協商一致,都可以采用口頭形式。口頭合同在即時清結的交易中非常普遍。其特點是簡便易行,但其不足之處在于發生合同糾紛時難以取證,當事人孰對孰錯很難劃分。因此,《合同法》征求意見稿原本規定,不動產轉讓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涉外合同、價款或者報酬10萬元以上的合同,除即時清結的以外,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法律規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的,依照其規定。
但是,鑒于我國東西部、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例如10萬元在深圳、上海的經濟往來中不屬于數額巨大、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卻屬于數額巨大,因此《合同法》第10條修改了征求意見稿的規定,改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因此不動產轉讓合同、涉外合同、價款或報酬在當事人認為數額巨大、不能即時清結的合同都不宜采用口頭形式,否則發生合同糾紛時舉證困難。
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水過敏醫院要負責嗎
2021-01-18對募股申請的審批有哪些規定
2020-11-25傷殘鑒定必備手續是什么
2021-01-28交通事故對方遲遲不肯解決理賠怎么辦
2021-02-16未簽合同受傷如何賠償
2021-01-23自書遺囑的有效條件
2021-03-10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24老人的贍養費標準
2020-11-18車禍怎么賠償傷者
2021-01-05超出勞動仲裁時效不予受理,可以再上訴嗎
2021-01-19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集體合同是特殊的勞動合同嗎
2021-01-13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不同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