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生效的條件有哪些
《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具體言之如下:
1.行為人在締約時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民事主體以自己的行為設定民事權利或者義務的能力。合同作為民事法律行為,只有具備相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才有資格訂立;不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所訂立的合同為效力待定的合同。但不具有相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可以通過其法定代理人訂立合同。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訂立合同的行為人具有訂立合同時相應的意思表示能力,而非指合同的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這也就說明,行為人可以是合同的當事人,也可以不是合同的當事人,即行為人可以與合同的當事人為同一人,也可以出現不一致的情形。
2.意思表示真實
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表意人即意思表示的行為人的表示行為應當真實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即當事人的內在意志和外在意思一致即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此要件是針對合同的目的和合同的內容而言的。合同的目的是當事人締結合同所欲達到的一種效果。合同的內容是指合同中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縱使合同的生效的其他要件都具備,但因合同的目的或內容違反了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也會使合同歸于無效。雖然我國的合同法奉行合同自由原則,即當事人可自由協商確定合同的內容,但是當事人的自由不能超出法律的限制。
二、合同什么時候生效
根據《合同法》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生效。合同生效的時間,因合同的種類不同而有所區別。不要式合同,以受要約人表示的承諾生效的時間為合同生效時間。要式合同,須雙方依法定形式辦理特定手續后,還必須交付標的,合同才告成立。書面合同生效的時間,有兩種情況:一是法律或者當事人對合同生效的程序無特別規定或約定的,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生效。當事人采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生效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生效。二是法律或者當事人對合同的成立的程序有特別規定或者約定的,完成規定或者約定的時間,是合同生效的時間。
合同要想生效具有法律效力,則就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即主體合格、內容合法、意思表示真實,否則的話該合同就是無效的。如果您還想進一步了解相關內容,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網網站的律師,我們會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耐心為您解答法律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02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主債權還沒成立,擔保合同還成立嗎
2021-01-13房屋中介費收取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6私人集資房是否可以買,私人集資房合法嗎
2020-12-09沒有房產證只有購房合同可以保全嗎
2021-03-18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建筑勞務是否可以分包給個人
2021-01-16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化名保單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2交通事故保險拒賠范圍有哪些
2021-02-16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規則
2021-01-01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屬于什么案件
2021-02-212020年住改非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0-12-11共同共有房屋拆遷后補償款怎么處理
2021-02-02企業停產后遇到拆遷的損失計算方式
2021-01-15門面沒營業執照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