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不公平的條款可以變更嗎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
【以欺詐手段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不公平的條款已經破壞了合同的平衡,一般是無效的。
;
哪些情況可以變更合同: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當事人一方[即雙方當事人均享有撤銷請求權。
(1)重大誤解: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重大誤解。
(2)重大誤解構成要件:
①合同一方或者雙方對合同主要內容發生了重大誤解;
②合同雙方均無主觀上的故意;
③合同一方基于重大誤解而訂立合同;
④誤解必須是重大的。
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合同:當事人一方[即雙方當事人]均享有撤銷請求權。
(1)合同的顯示公平:是指合同一方當事人利用自身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等情形,在與對方簽訂合同中設定明顯對自己一方有利的條款,致使雙方基于合同的權利義務和可觀利益嚴重失衡,明顯違反公平原則。
(2)雙方簽訂的合同中設定了某些看似對一方明顯不利的條款,但設立該條款是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其實質恰恰在于衡平雙方的權利義務。在此情形下,合同一方當事人以顯示公平為由請求撤銷該合同條款的,不應予以支持。
(3)顯失公平的撤銷權條件:
①有償合同;
②合同雙方權利義務顯著不平等,明顯背離公平原則;
③該不公平系一方利用優勢或者對方沒有經驗所致。
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僅受損害方享有撤銷請求權。
(1)欺詐構成要件:
①合同一方具有欺詐的故意;
②合同一方實施了欺詐行為;
③合同向對方因此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
④合同向對方的錯誤意思表示與欺詐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2)脅迫: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對方作出違背真實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脅迫行為。
①須有脅迫的故意;
②須有脅迫行為;
③脅迫缺乏正當性:脅迫的手段具有非正當性或者目的具有非正當性;
④相對人因脅迫而產生恐懼,并因此訂立了合同。
(3)乘人之危:一方當事人乘對方處于危難之機,為牟取不正當利益,迫使對方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嚴重損害對方利益的,可以認定為乘人之危。
①相對方處于危難或者緊迫需要之際;
②合同一方乘人之危;
③雙方因此訂立了合同,該合同明顯嚴重不利于相對方。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如果合同已經出現了不平等的條款,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必要進行變更,因為這個合同就是屬于無效條款,雙方可以再根據意愿再次簽訂一個合同來進行補充,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中國警察過度執法怎么投訴
2021-03-12涉外復婚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0-12-04律師可以為委托人提供哪些服務
2021-01-30中小企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對策是什么
2021-01-06夫妻抵押離婚后擔保失效嗎
2021-02-02借條可以打印再簽字嗎
2021-01-13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遺囑繼承的有效要求有哪些
2021-02-16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合同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1-13公司降職降薪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投保人有什么保證義務
2021-02-03土地承包年限新解讀內容是什么
2021-02-12未簽訂書面的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6公司拆遷補償工資怎么算
2021-02-22拆遷補償是按照人口數還是房屋面積進行補償
2021-02-17離婚案件中拆遷安置房進行分割的方法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