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潘某
被告:某汽車租賃公司
案情:
2005年7月12日,潘某與某汽車租賃公司簽訂《汽車委托租賃代理合同書》,委托方為潘某,代理人為某汽車租賃公司,承租人為依照汽車租賃合同的約定,合法使用租賃車輛的單位或個人。合同簽訂當日,潘某與汽車租賃公司辦理了汽車租賃代理交接手續,載明車型為帕薩特轎車,牌號為AE3545,代理期限一年,租金標準為每月6500元。圖表說明車輛正常完好,齊全有效。
7月14日,租賃公司向**聯合財產保險公司為該車投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險,由潘某將保險費3110.02元支付給租賃公司。租賃公司接車后安裝了GPS,安裝費用2760元,并將車送修,更換了B5壓縮機、干燥瓶、膨脹閥、喇叭、發動機皮帶等配件,維修費用共計2880元。潘某將車交給租賃公司一個月期限屆滿后,租賃公司扣除維修費用2880元、GPS安裝費用2760元,付給潘某租金860元。
同年8月17日,租賃公司與楊某簽訂汽車租賃合同,交給楊某AE3545號帕薩特轎車及潘某的機動車行駛證。雙方簽訂的汽車租賃登記及交接表載明,每日限駛里程260公里,每日租金400元,租賃期限4天。8月21日,楊某駕駛該車行駛在某高速公路33公里+500米處車頭冒煙著火。據現場勘查調查詢問,認定起火點位于右前輪正上部引擎蓋內發動機,結論為火災原因不明。公安局火災原因認定書載明:意外原因。潘某要求保險公司賠償損失未果,遂訴至原審法院。
判決:
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潘某損失153000元。案件訴訟費用5941元,由汽車租賃有限公司負擔。
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國家計劃委員會發布的《汽車租賃業管理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租賃汽車車主必須與汽車租賃經營人名稱相一致,不是租賃經營人所屬車輛,未辦理汽車租賃合法經營手續的車輛,一律不得用于租賃。汽車租賃公司從潘某處租得車輛,用于對外租賃經營,并從中獲利,且以《汽車委托租賃代理合同》的形式達成租賃合同,其行為規避了國家對汽車租賃業的特別限制,違反了租賃業管理的法律法規,逃避了運輸管理行政部門的監管,擾亂了租賃業市場的正常經營和管理,該合同實際是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目的,因此該合同應屬無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合同無效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租賃公司在承租期間,租賃車輛發生火災報廢,不能返還,應當對潘某予以折價補償。
獲取相關幫助請咨詢承德合同糾紛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服刑人員交罰金的流程
2021-02-08無期徒刑的減刑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03法律顧問單位拖欠顧問費怎么處理
2021-03-21公司變更經營范圍流程怎么走
2021-01-19發明專利申報步驟是什么
2021-03-20轉賬支票可不可以掛失止付
2021-01-20逮捕后法院多久才判刑
2021-02-03未婚先孕怎么領結婚證
2021-03-15寄存人不支付保管費怎么辦
2021-01-13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房屋中介負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30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用人單位社保欠繳可以勞動調解嗎
2020-12-03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保險司法鑒定可以自已做嗎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