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支付情形
依據《勞動合同法》四十六條,在下列情況出現時,勞動者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1)用人單位有《勞動合同法》第38條條行為,勞動者有權即時通知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
(2)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但該解除勞動合同是由用人單位提出解除時,勞動者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4)用人單位經濟性裁員應當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5)勞動合同期滿,但用人單位降低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導致無法續訂勞動合同,或者拒絕續訂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6)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決定提前解散時,法定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適用范圍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對經濟補償金的適用情形有詳細規定。概括地說:
1)勞動者主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原則上不需給付經濟補償金,但勞動者依據《勞動合同法》三十八條規定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情形的除外;
2)用人單位主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原則上應給付經濟補償金,但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三十九條規定情形解除的除外。
三、經濟補償標準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了經濟補償的計算標準,支付標準為勞動者離職前12個月平均工資,而不僅僅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基本工資。工資基數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為準,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四、經濟補償金計算年限
對于因用人單位的合并、兼并、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另外,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新用人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計算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時,不再計算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在勞動者符合申請經濟補償金時,勞動者可以直接請求用人單位依法向其支付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后撤銷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6法律中規定的拘役最高刑期是多久
2021-02-15現金支票收款人能否是個人
2021-02-13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想離婚怎么進行外遇取證
2021-01-16按揭房注銷抵押登記要多久
2020-11-11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
2020-11-12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9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雇主責任險案例
2021-01-12申請信息公開對提高征地拆遷補償有作用嗎
2021-01-05拆遷補償安置面積與戶口有關嗎
2020-12-04滄州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常州非住宅實施現房銷售詳解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