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侵占行為人與被害人達成協議,承諾在一定期限內返還被侵占財產,被害人不起訴的,公安機關不立案
有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112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舉報、控告、舉報、移交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及時進行審查,認為有刑事責任需要追究的犯罪事實的,應當立案;認為有刑事責任需要追究的,應當立案。”無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明顯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不予立案,并將不予立案的理由告知申訴人。第一百一十三條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偵查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
公安機關在什么情況下立案
立案條件是指決定立案必須滿足的基本條件。它是判斷立案決定是否正確的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應當按照管轄范圍及時審查舉報、控告、舉報、自首等材料。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立案;認為不存在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明顯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不予立案。該規定規定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1)事實條件,即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實,即存在客觀真實的證據證明危害社會的犯罪,包括準備、執行、未遂、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實,犯罪中止和既遂,但這并不意味著證明犯罪的證據需要充分,但不應該是調查人員根據估計和推測得出的結論。這里的“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的事實,即存在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犯罪主體和主觀方面的認定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調查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不需要充分,也不需要調查犯罪者,更不用說查明所有案件的事實和情節了,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必須是對社會有害且應受懲罰的行為。只有當犯罪事實確實需要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責任時,才能立案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職務侵占行為人與被害人達成協議,承諾在一定期限內返還侵占財產的,未經被害人投訴,公安機關不予立案。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參加有關luba的法律咨詢。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證據交換階段患者享有哪些權利
2021-02-11被拆遷人對補償安置房屋的優先取得權
2020-12-06父母出資買房注意事項
2021-02-10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冰毒販毒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離婚后孩子監護權變更法律怎么規定
2020-11-08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公司不成立工會可以嗎
2020-11-15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2021-02-18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未取得駕照簽訂機動車意外險合同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5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保險公司對醉酒駕車者是否承擔
2020-11-08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