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消費公益訴訟如何定義
歷史上,公法和私法的劃分最早是在羅馬法中確立的。法學家烏爾賓認為,公法是與國家組織有關的法律,私法是與個人利益有關的法律。在羅馬訴訟中,有私人利益訴訟和公共利益訴訟。私人利益訴訟可以由特定的人提起,而公共利益訴訟可以由不特定的人提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所有公民均可申請。根據公益訴訟主體性質的不同,公益訴訟可分為廣義公益訴訟和狹義公益訴訟。狹義的公益訴訟僅指國家機關以國家名義提起的公益訴訟;廣義的公益訴訟包括保護公共利益的私人利益訴訟和純粹的私人公共利益訴訟。《解釋》中的公益訴訟是狹義的公益訴訟,是指特定的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根據法律、法規的授權,對違法行為或者可能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制度,要求法院通過審判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私利訴訟是傳統的民事訴訟,是指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的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時
消費者公益訴訟和私人利益訴訟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一方面,私人利益涉及個人的微觀利益,公共福利是每個人的宏觀利益。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公益訴訟是在私利訴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彌補了私利訴訟在保護公共利益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兩者在訴訟目的、訴訟功能、訴訟主體、訴訟規則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首先,在訴訟目的上,消費者公益訴訟的顯著特征是公益性,其目的是保護眾多未明確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從而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如何處理消費者公益訴訟
在實踐中,可能會出現侵犯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同一侵權行為,導致公益訴訟和私人利益訴訟的協調。《解釋》第九條和第十條確立了處理消費者公益訴訟和私人利益訴訟的兩輪驅動原則,即通過不同的救濟渠道提供救濟。由于公益訴訟與私益訴訟的主客體不同,《解釋》既沒有要求公益訴訟的優先權,也沒有確立私益訴訟的優先原則,而是從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和處分權出發,公益訴訟和私利訴訟分別立案、審理和判決。在侵權不確定的情況下,也可以暫停私利訴訟的審理,在公益訴訟判定經營者是否侵權后,可以恢復審理。鑒于消費者公益訴訟與私利訴訟的交叉形成,在確立區分兩種訴訟方式原則的前提下,《解釋》第16條還規定,私人利益訴訟可以搭上公共利益訴訟的“便車”,即:,公益訴訟生效判決的既判力可以擴展到私利訴訟。其主要內容包括:一是相關私利訴訟的原告和被告可以援引和免除在有效公益訴訟判決中認定的事實;第二,在有效公益訴訟的判決理由中,對于經營者是否存在不法行為的認定,只有消費者可以在相關的私利訴訟中援引并免于舉證,但經營者不能主張直接適用,并且還需要為其主張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綜上所述,目前,這一消費者公益制度還不完善,需要進行一些改進。處理此類糾紛通常應以維護消費公共利益為目的。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科創板上市條件
2020-12-14非法雇傭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0-12-04贍養人怎樣證明盡到贍養義務
2021-03-03房產證過戶了原來房產證還有效嗎
2020-11-08女方爭取孩子撫養權的要求是什么
2020-12-20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員工患病能否變更勞動合同,員工患病如何變更勞動合同
2020-11-18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勞務派遣原則
2021-02-08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什么是車輛劃痕險
2021-02-18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投保人告知義務解析
2021-01-27轉讓土地使用辦理要求都有哪些
2021-01-16執照沒注冊在拆遷地有補償嗎
2021-01-20拆遷補償簽了字有效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