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終止后,雙方是否可以就合同終止后“可用利益”的損失索賠,當事人可以就“可得利益”的損失要求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定,合同終止后,如果合同尚未履行,則應終止履行;合同已經履行的,根據合同的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賠償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的,賠償損失的金額應當相當于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履行合同后能夠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或應當預見的因違約而可能造成的損失。根據上述規定,雙方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包括“可用利益”,但有限制,即要求的損失存在,與違約方的行為有因果關系,且不得超過合同簽訂時的預期
如何計算“可用利益”的損失?律師認為,現有福利補償的標準應當是使受害者處于通過補償適當履行合同的狀態。因此,我們應首先確定非違約方在合同得以履行時應獲得的利益;其次,有必要確定非違約方因違約而被迫的實際利益狀態。兩者之間的差額是非違約方遭受的直接損失和可獲得利益的損失,可獲得利益的賠償限額是非違約方在合同能夠履行的情況下獲得的利益。確定可獲得的利益補償的范圍必須以上述標準為基礎,而不是以訂立合同前被害人的利益狀況為基礎。如果只有后一種情況得到確認,盡管受害人因訂立合同后的準備或履行而支付的價款獲得了賠償,但其合同所預期的利益尚未實現。對違約方而言,雖然已作出賠償,但不得承擔不當得利的后果。當違約行為本身是為了獲得比履行行為所能獲得的更多的利益時,這種賠償顯然對違約方非常有利,其結果將導致違約。因此,只有按照合同已妥善履行的標準對受害人進行賠償,才能維護交易秩序,防止當事人任意違約。除特定貨物的銷售外,此類賠償可實現合同雙方預期的所有利益。當然,在特殊情況下,如果守約方遭受的實際損失完全超過可獲得利益的損失,則應賠償實際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章浩然律師,男,28歲,法學本科學歷, 現執業于湖南岳州律師事務所(湖南省優秀律師事務所)。訴訟類業務:曾處理過多起合同類糾紛、侵權糾紛、婚姻家庭糾紛、勞動糾紛、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等案件。法律顧問業務:曾為岳陽市南湖新區管理委員會、岳陽市公安局、華能湖南岳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湖南省煙草公司岳陽市公司、岳陽市湖濱街道辦、岳陽市岳陽樓區華生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岳陽樓區普瑞緹醫療美容門診部等多家政府、企業提供法律顧問服務。執業以來,一直堅持"先做人,再做事,然后再做律師"的服務理念,誠實守信、勤勉守則,竭力為當事人提供專業、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勞動糾紛怎么起訴
2021-02-18基層干部沒有依法辦事怎么舉報
2020-12-25出差發生交通事故公司負責嗎
2020-11-20預抵押能否實現擔保物權
2021-03-21在哪些情況下,抵押權人可以處分抵押房產?
2021-02-22老公有外遇要離婚,妻子怎么搜集離婚證據
2021-01-12勞動案標的小是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0勞務合同安全免責是否有效
2020-12-22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銀行可以申請債務人財產保全嗎
2020-11-16集體合同的概念及內容
2020-11-26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試用期的時間是多久
2021-03-03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勞動糾紛調解手續有哪些
2021-02-02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