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統計,合同欺詐逐年增加。合同履約率從90年代的70%下降到目前的50%。相當一部分未履行的合同是利用合同進行欺詐的。在新的社會形勢下,合同欺詐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由于此類案件的增多,經濟領域出現了嚴重的合同信譽危機,污染了社會氛圍◆ 以合法形式掩蓋違法行為
為了達到欺詐目的,欺詐者專門持偽造或他人身份證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成立公司,然后以公司名義招聘和培訓員工,而這些員工進行欺詐。在整個欺詐過程中,真正的主謀從未出現過。因此,在合同欺詐案中,公司的銷售人員或普通員工通常會被追究刑事責任,而隱藏在合法公司背后的策劃人員可以逃避法律制裁,因為他們很少與受騙者直接接觸。以合法公司的名義作弊可以降低作弊的風險,增加作弊手段的隱蔽性。更重要的是,該公司甚至欺騙了其招聘的員工,情況非常糟糕。例如,鐘、梁在依法設立的某市以XX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的名義詐騙合同案,為了“增加收入”,他們還在該市設立了多家分支機構進行詐騙。由于這個巨大的騙局,甚至公司的一些銷售人員也被欺騙了
◆ 那些重操舊業的人經常被欺騙。大多數作弊者都是專家和老兵,他們曾經多次作弊。通常,一旦犯罪被發現,他們就會立即逃跑。當他們認為形勢不妙時,他們就會回到原來的行業。因為他們對詐騙手段非常熟悉,可以很快成立詐騙組織,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詐騙。而且,為了逃避法律制裁,他們會吸取教訓,得逞后立即消失,給有關部門查處造成困難。例如,在鄭先生的合同欺詐案中,鄭先生和他的同伙王先生在案發前在一個生態農場工作。該農場查處后,鄭先生和王先生前往一個城市的一家貿易有限公司繼續他們的欺詐活動。正是因為他們熟悉“業務”,該公司在一個月內就騙了受害人20多萬元
◆ 利用證人欺詐信托
公證和律師證人是目前較為流行的法律證人形式。正是因為這兩種形式都具有良好的社會效應,為世人所熟知,騙子們才容易掌握這種心理,從而反映出他們合作項目和合同的真實性。此時,受騙者更多的想法是合作項目和合同受法律保護。如果另一方違約,其權利可以通過法律程序得到保障。這也使受騙者感到安心,完全相信受騙者,使受騙者多次騙走財產,有時甚至不知道自己不斷受騙。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方法,通常在被欺騙者猶豫不決的時候,只要欺騙者使用這種方法,被欺騙者就會相信并被欺騙。例如,在吳、李合同詐騙案中,兩被告對與被害人簽訂的合同進行公證或由律師見證,使被害人對合同內容的真實性毫無疑問,從而騙取了50多萬元巨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不簽合同誰吃虧
2021-02-02法院如何處理反擔保
2021-02-21交通事故是否為必要共同訴訟
2021-02-19夫妻債務,法律規定解讀
2021-02-01勞動合同無效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7如何辦理執行案款提存手續
2021-01-11暑托班小朋友受傷了家長要求賠償怎么辦
2021-02-25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車輛過戶手續是什么
2021-03-14分公司可以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1-24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貨車沒有營運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0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茂名茂南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20廉租房可以拆遷嗎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