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刑事欺詐與合同民事欺詐的區別是什么
在合同法中,合同欺詐的概念沒有規定或解釋。然而,一般認為,合同刑事欺詐與合同民事欺詐最根本的區別在于法律性質的不同:合同刑事欺詐屬于刑法調整范疇,合同民事欺詐屬于民法調整范疇。一般來說,在簽訂和履行合同的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數額較大的為刑事欺詐,數額不較大的為民事欺詐。當然,我們不能一概而論。我們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考察:
(I)他們的主觀意圖或目的不同
合同民事欺詐人的主觀意圖主要是欺騙他人作出虛假的意思表示并與其訂立合同,然后欺詐方以雙方權利義務不平等的方式履行合同,實現非法獲取對方一定經濟利益的目的。因此,當欺詐者實施欺詐時,他有履行已簽署的虛假合同的意圖。雖然刑事欺詐行為人也有通過欺詐與他人簽訂合同的目的,但這并不是欺詐者的真正目的,其真正目的是以簽訂的“虛假合同”為幌子;或者以所謂合同的法律形式騙取對方的信任,達到非法占有他人財產的目的。因此,可以看出,合同的犯罪欺詐者無意履行與他人簽訂的“虛假合同”,根本不準備履行。他僅利用本合同詐騙他人錢財
(II)欺詐的內容和手段不同
合同民事欺詐的內容通常基于合同的條款或內容。如隱瞞有瑕疵的合同標的,或對合同標的的性質作出虛假解釋和介紹等,且手段相對簡單傳統,多為虛構事實,隱瞞事實是平等的。合同中除了刑事欺詐的內容外,還有精心設計的矛盾條款,或不易識別的模糊條款,特別是在合同條款的制定上,非常嚴肅、謹慎,以顯示其履行合同的誠意,誘使其上鉤。就手段而言,合同詐騙犯罪的犯罪人往往不是一人,而是兩人或兩人以上的合伙詐騙。其手段也多種多樣,比傳統的欺詐手段更難識別(三)欺詐財產的數額不同
合同民事欺詐人獲得的非法利益僅限于履行的“已簽署合同”的范圍,且金額僅為劣質、良品或瑕疵標的物與真實標的物的價差,且金額一般較小,而合同詐騙犯罪人以合同為幌子,詐騙的非法財產(如預付款、定金、質保金等)金額從數萬元到數十萬元或數百萬元不等,即使是數千萬或數億
(IV)兩者造成的法律后果是不同的
如果雙方之間沒有爭議,合同民事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有效的。如果雙方之間存在任何爭議,欺詐者可以行使批準權使其生效,或者行使撤銷權使其無效。其后果只會導致民事責任。合同詐騙罪的法律后果,由于詐騙人的行為本身不僅符合民事詐騙罪的特征和構成要件,而且違反了刑法,因此詐騙人應當承擔雙重法律責任,即刑事責任伴隨民事責任。需要注意的是,當存在合同刑事欺詐的法律后果未遂時,行為人應承擔欺詐未遂的法律責任,而不存在合同民事欺詐的法律后果未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當事人雙方怎么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3-06勞動仲裁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9第三人抵押擔保要多長時間
2020-12-21有營業執照無食品流通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05票據背書不連續怎么辦
2021-01-05個人債務聲明書怎么寫
2021-01-16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勞務外包需要什么資質
2021-01-10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養老金補發
2021-01-07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意外事故保險的賠付是怎樣的
2020-11-30保險公估及保險公估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3宣告死亡又復活保險金要退回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