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詐,即行為人必須使另一方因欺詐而犯錯,因此它是意圖的表達,以便與其簽訂或履行合同;欺詐欺詐可以表現為欺詐者故意使另一方以某種方式犯錯,或者欺詐者故意阻礙另一方以某種方式犯錯;它可以表示為一種積極的行動方式或一種本應采取的故意不作為的方式;欺詐者因欺詐而陷入錯誤
此處提到的“錯誤”是指對合同內容和其他重要情況缺乏了解。例如,錯誤地將劣質產品視為優質產品,錯誤地將有重大缺陷的標的物視為完美無缺,錯誤地認為欺詐方有能力履行合同,等等。該錯誤必須由欺詐者的欺詐行為引起,即欺詐者的錯誤與欺詐者的欺詐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欺詐方因其錯誤與欺詐方簽訂或履行合同。錯誤理解必須是意思表達的直接原因
刑法規定的合同詐騙手段是“虛構事實或隱瞞事實”,《合同法》和《民法通則》規定的民事欺詐手段是“欺詐和脅迫”
這兩種行為的相似之處是:“捏造虛假事實,使用欺騙手段”和非法獲取財產(違反刑法和民法)
兩者的區別是:合同欺詐者在簽訂或履行合同時,主觀上和故意上根本不想履行合同,只想享受合同約定的權利,而不想承擔合同約定的義務;相反,民事欺詐的目的是履行合同,通過履行合同達到騙取非法金錢的目的,如通過產品質量缺陷、延遲履行合同、拖欠貨款等實現非法獲利的目的,這是犯罪與非犯罪的界限,在實踐中應加以把握。如果沒有證據證明確實是真誠履行合同,則應認定為合同欺詐。如果有證據證明行為人有誠意履行合同,則不能認定為合同欺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面離婚律師費是多少
2021-01-31個體戶和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08著作權怎么申請
2020-11-22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晉城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20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廣東省工傷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
2020-12-13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房產未滿兩年贈與過戶怎么交稅
2021-02-14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企業財產保險保費率是多少
2020-12-23區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
2021-03-13女生告倒保險霸王條款
2021-01-10我國土地承包具體有哪些要求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