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回顧:
2004年4月12日,被告胡冒充一家皮革工業公司的名字。2004年至2005年,他以招收倉庫管理員的名義,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舉辦名優產品交易會,使用偽造的企業財務專用章,蓋上“財務專用章”并冒充公章。與徐某簽訂了雇傭協議,根據協議,被告胡某向徐某收取1萬元“保證金”。通過同樣的方式,他們分別與熊某和徐某簽訂了雇傭協議,并收取了各自1萬元的“押金”
律師點評: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種欺詐行為層出不窮,其中利用勞動合同收取定金的欺詐行為是主要表現之一
根據刑法第224條規定,合同詐騙罪是指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虛假事實或者隱瞞事實,騙取對方大量財產的行為。合同詐騙罪犯罪人常用的欺騙手段概括如下:(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他人名義訂立合同;(2) 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3) 無實際履行能力,通過先履行或部分履行小額合同,誘使對方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4) 在收到另一方支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擔保財產后逃匿;(5) 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以其他方式騙取對方財產的。當然,無論行為人采取何種欺騙手段,只有當其詐騙的財產數額較大時才構成犯罪
在本案中,被告與徐某簽署的《雇傭倉庫管理員協議》和《雇傭展覽部主任協議》,熊和徐應屬于勞動合同,即勞動法調整后的勞動合同,它反映的是單位和個人之間的勞動關系,而不是社會經濟秩序中的經濟關系。因此,這不能認定為合同詐騙罪中的“合同”。本案的另一個焦點是客觀行為。合同詐騙罪的一種表現形式是“虛擬合同主體”的詐騙。也就是說,以虛構單位的名義或以其他人的名義簽訂合同的行為,這是合同欺詐者最常用和最常見的欺詐手段。在本案中,被告并未主要通過合同進行欺詐。他主要利用偽造事實雇傭被害人,然后通過收取擔保金進行詐騙。這不是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發生的,與是否履行合同以及履行合同的內容無關。簽署合同只是為了掩蓋欺詐。此外,《勞動法》禁止在簽訂勞動合同時收取定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在社會上轉讓股權是否屬于發行行為表現形式
2021-02-06廣東省精神損害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1-02-09九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4懷孕工傷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19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1-01-16違反規定徇私向親屬發放貸款的全部承擔責任嗎
2021-02-16玻璃窗意外掉落砸死男童,誰來負責
2021-01-20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調崗通知書范文
2020-11-18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業主購房后怎樣選擇保險
2021-02-07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保險受益人的法定標準是什么
2020-11-29經營土地承包權的性質是如何的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