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一家食品加工企業從協會招聘了一名銷售主管,王小姐去應聘。在雙方協商過程中,王小姐向企業提交了一份書面說明,說明過去曾在多家企業擔任銷售主管。企業急需人才,急需一名銷售主管來打開銷售局面。她對王小姐的工作經驗相當滿意,于是雙方立即協商簽訂了銷售合同和勞動合同。合同規定,企業聘用王小姐擔任銷售總監,試用期為三個月。王小姐全面負責企業的銷售業務,有權決定銷售部人員的聘用。勞動合同簽訂后,企業要求王小姐工作
兩個月后,企業發現王小姐的銷售業績平平,對王小姐的工作經歷表示懷疑。經調查發現,王小姐聲稱她曾在許多企業擔任銷售主管純屬虛構。為了避免王小姐繼續工作可能帶來的問題,企業立即做出終止合同的決定。王小姐認為,她正在努力開發銷售渠道,即將取得業績。她以前的工作經驗與她目前的工作無關。企業沒有理由立即終止合同,因此,雙方之間存在爭議。
勞動法第17條第2款規定:“勞動合同一經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必須履行勞動合同義務。”但是,如果雙方以欺詐或威脅的方式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否也具有法律約束力?《勞動法》第18條明確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1.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2.以欺詐、威脅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自訂立之日起沒有法律約束力。”。這個“無法律約束力”是從勞動合同簽訂時算起的,即勞動合同從來沒有法律約束力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達到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目的,王小姐隱瞞了真實情況,編造自己在多家企業擔任銷售主管的工作經歷,騙取企業信任,致使企業在急需時與銷售主管簽訂勞動合同。因此,王小姐與企業簽訂的勞動合同應為無效合同。無效勞動合同經勞動仲裁委員會或人民法院確認,自訂立之日起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第8條規定:“勞動者在訂立勞動合同前,有權了解用人單位的有關規章制度、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應當如實說明;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有權了解勞動者的健康狀況、知識、技能和工作經驗,以及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本條反映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訂立勞動合同時共同享有的知情權。違反本條規定將承擔法律責任
應當指出,用人單位在簽訂勞動合同前必須履行知情權義務。用人單位在雇用勞動者時,應當:應充分了解工人健康狀況、知識技能和工作經驗等主要關鍵信息。如果雇員未能將這些關鍵信息如實告知雇主,或本案中出現虛假情況,雇員的法律后果將是終止勞動合同。因此,知情權的享有必然產生知情權的使用,即知情權所產生的權利和義務。通常的結果是終止勞動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外合資企業能破產嗎
2020-12-04倒車時撞死兒童,對方不滿要求額外賠償怎么辦
2020-11-26車撞到人責任書沒下來,負不起醫藥費怎么辦
2021-01-10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房企破產后購房者要回購房款嗎
2021-03-04香港人和內地人結婚手續
2020-12-22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口頭約定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合同糾紛
2021-02-14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強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嗎
2021-02-12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怎么改
2021-01-19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