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同成立是否意味著合同生效?合同的訂立不一定生效。(1)合同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具有相應的締約能力,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為生效的前提,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表人批準后生效。所謂締約能力,是指民事主體以自己的行為獨立訂立合同,取得民事權利或承擔民事義務的法律資格。因此,18歲以上或16歲以上但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有權與主要收入來源為自身勞動收入的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訂立合同。間歇性精神病患者沒有締約能力以限制其民事行為能力。不能確定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和10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訂立合同。但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訂立純粹為了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和智力相適應的合同。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僅限于經核準登記的生產經營和經營范圍。因此,法人在其生產、經營、經營范圍內具有締約能力。(2)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真實的,所謂意思表示,是指向外界,表示愿意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行為。意志表達是法律行為的一個要素。意思表示的真實性是合同有效的先決條件之一。一方當事人在欺詐、脅迫或重大錯誤下訂立的合同往往不是其真實意思表示,是無效或可撤銷的合同。(3)該合同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所有合法有效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換句話說,它們符合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的要求。因此,合同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是合同有效的自然條件之一。但是,必須注意的是,本合同并不違法,這意味著本合同不能違反雙方必須遵守的強制性法律規定,也不能通過協商進行變更。也就是說,當事人不必遵守合同法中的任意規定來指導當事人訂立合同。強制性法律規定的標志通常以“不得”和“必須”等詞開頭,而任意規范則以“可以”等詞表示。此外,合同不違法,也指合同的內容,即雙方的權利義務必須合法。如果合同的某些條款有效且部分無效,則確認無效的某些條款的有效性不受影響。
(4)必須確定或可能確定合同的內容。
“合法成立的合同就像雙方之間的法律”。因此,合同內容作為確定當事人各自權利義務的依據,對于判斷合同是否生效、生效后如何履行、發生爭議時判斷孰是孰非具有重要意義。合同內容的確定是指合同內容必須在合同成立時確定,或者必須處于未來履行時可以確定的狀態。合同的內容是指合同規定的具體事項在客觀上是可能實現的。合同內容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事實不可能、初始不可能、客觀不可能、永久不可能、完全不可能,合同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可以順位質押嗎
2020-12-21商業匯票包括哪些
2021-03-10新三板掛牌到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14在哪里辦理結婚手續
2021-01-07工傷能要求賠償贍養費嗎
2020-11-08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夫妻一方與小三約定分手費,另一方可以主張返還嗎
2021-01-15政府可否要求撤銷行政協議
2021-03-01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單位辭退多久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4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人身保險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0-12-01高血壓跌倒死亡是意外嗎可以找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1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購買車險中商業車險怎么計算
2020-12-05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對《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