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合伙法》的規定,《合伙協議》規定了合伙人在合伙企業中的違約行為,主要包括未按合伙協議約定繳納出資、未足額繳納出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法》第十八條合伙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事項:(一)合伙企業的名稱和主要營業場所所在地;(二)合伙企業的宗旨和經營范圍;(三)合伙人的姓名和住所(4)合伙人的出資方式、出資額和出資期限(五)利潤分配和分擔虧損的方式(6)執行合伙事務(7)加入和退出合伙企業(八)爭議解決(9)合伙企業的解散和清算
(x)違約責任
第六十五條有限合伙人應當按照合伙協議按時足額繳納出資;第一百零三條合伙人違反合伙協議的,應當承擔補交義務,并向其他合伙人承擔違約責任,合伙人履行合伙協議發生爭議的,合伙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不愿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合伙協議約定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后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合伙協議中沒有仲裁條款,事后又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一般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如何清償合伙企業的債務,合伙人應當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清償債務;承擔因各種目的用財產償還的責任。應注意以下問題:
1。所有合伙人應對合伙企業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內部按照協議約定的債務承諾比例或出資比例進行分攤;協議中未約定上述比例的,可以按照約定的或者實際的盈余分配比例承擔。但是,合伙人對合伙企業造成損失有過錯的,應當根據過錯的程度承擔更多的責任。僅提供技術服務的合作伙伴還應承擔連帶責任;內部按協議約定的債務承擔比例或技術服務抵銷的出資比例承擔;沒有該比例的,可以按照約定的或者實際的盈余分配比例承擔;無盈余分配比例的,按其他合伙人的平均投資比例承擔。合伙企業在退出合伙企業時未能分擔或合理分擔合伙企業債務的,在合伙企業經營期間發生的損失,退伙合伙人仍應對原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法律責任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合伙法》的規定,合伙人在合伙企業中的違約行為在合伙協議中有約定,主要包括未按照合同協議出資、未足額繳納出資等,歡迎您訪問lyba.com上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財產損害該不該賠
2021-02-01偽造身份證件罪情節嚴重怎樣認定
2021-01-28村委會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2-11如何提出交通鑒定費賠償申請
2021-01-28父母離婚后法定監護人有哪些權力
2021-02-05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什么是婚姻自由原則
2020-12-01船舶確權之訴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5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
2020-12-08擔保人還款后追償訴訟時效過期了怎么辦
2021-03-12信用不良的能成立公司嗎
2021-01-11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修車費高于定損價引發爭端 保險公司全額賠償修車費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