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合伙法》的規定,《合伙協議》規定了合伙人在合伙企業中的違約行為,主要包括未按合伙協議約定繳納出資、未足額繳納出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法》第十八條合伙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事項:(一)合伙企業的名稱和主要營業場所所在地;(二)合伙企業的宗旨和經營范圍;(三)合伙人的姓名和住所(4)合伙人的出資方式、出資額和出資期限(五)利潤分配和分擔虧損的方式(6)執行合伙事務(7)加入和退出合伙企業(八)爭議解決(9)合伙企業的解散和清算
(x)違約責任
第六十五條有限合伙人應當按照合伙協議按時足額繳納出資;第一百零三條合伙人違反合伙協議的,應當承擔補交義務,并向其他合伙人承擔違約責任,合伙人履行合伙協議發生爭議的,合伙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不愿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合伙協議約定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后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合伙協議中沒有仲裁條款,事后又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一般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如何清償合伙企業的債務,合伙人應當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清償債務;承擔因各種目的用財產償還的責任。應注意以下問題:
1。所有合伙人應對合伙企業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內部按照協議約定的債務承諾比例或出資比例進行分攤;協議中未約定上述比例的,可以按照約定的或者實際的盈余分配比例承擔。但是,合伙人對合伙企業造成損失有過錯的,應當根據過錯的程度承擔更多的責任。僅提供技術服務的合作伙伴還應承擔連帶責任;內部按協議約定的債務承擔比例或技術服務抵銷的出資比例承擔;沒有該比例的,可以按照約定的或者實際的盈余分配比例承擔;無盈余分配比例的,按其他合伙人的平均投資比例承擔。合伙企業在退出合伙企業時未能分擔或合理分擔合伙企業債務的,在合伙企業經營期間發生的損失,退伙合伙人仍應對原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法律責任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合伙法》的規定,合伙人在合伙企業中的違約行為在合伙協議中有約定,主要包括未按照合同協議出資、未足額繳納出資等,歡迎您訪問lyba.com上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給他人起外號侵犯人格權益嗎
2020-12-02公司任意解散包括哪些方面
2021-03-24股權轉讓的流程大概要多久
2021-02-11商標注冊證怎么查詢
2020-11-19抵押登記到期了還有效嗎
2020-11-20信用卡違約金上征信嗎
2021-02-25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關于人身保險合同的若干問題
2021-01-20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發生造成財產損失的事故后應如何處理
2020-11-28保險經紀人管理辦法有什么規定
2020-11-08新保險法對被保險人利益的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