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海上遇險救助
海上救助,又稱海上救助,是指外國勢力對遭受海上遇險的全部或部分船舶、貨物、旅客和貨物進行救助的行為,無論該行為是否發生在任何水域。海上救助的法律性質
海上救助的法律性質在于如何理解救助人實施救助行為的法律屬性。海商法領域的海難救助屬于民商法意義上的私法,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對于它應該屬于哪一種私法行為,存在著不同的看法。一般來說,主要有無因管理理論、特殊事件理論、準契約理論和不當得利理論。一些學者也提出了共存論。其中,無因管理理論被廣泛接受。筆者認為,從海上救助的實際情況來看,有自愿救助和合同救助。兩者之間存在著嚴格的區別,因此很難用統一的標準來概括海上救助的法律屬性。因此,有必要在實施海上救助的基礎上,明確海上救助的法律性質。如果是自愿援助,其法律性質應屬于無理由管理。如果是合同救濟,其法律性質屬于服務合同行為。以救濟金的請求和支付為基礎的“無效果、無報酬”原則,是自愿救濟的法律激勵條件,構成管理行為產生的債權的權利內容;在合同救濟范圍內,視為救濟合同約定的支付條件,沒有幸運色
III.海上救助的構成要件
(1)救助發生在海上或與海上相連的通航水域。海上救助的風險遠大于陸上救助,這是海上救助制度建立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我國海商法要求救助方在海上或者與海相通的通航水域救助被救助物。(2)被救助物必須是法律承認的救助對象。中國海商法承認的救助對象是船舶和其他財產。其中,船舶是指《海商法》第3條所稱的船舶以及與之發生救助關系的其他非軍用或政府公務船舶。也就是說,救援船和獲救船中的一艘必須是中國《海商法》第3條所指的船舶,而另一艘可以是內河船、內湖船和總噸位小于20且不用于軍事或政府公務的小型船舶獲救對象必須遭遇海上危險。海上危險的存在是海上救助的前提。只有當船舶或其他財產面臨真空的危險,可能造成損失時,才有必要進行救援。
(4)救援必須是自愿的。自愿原則是海上救助的構成要件之一。自愿是指雙方的自愿,即救助方提供救助服務的意愿和被救助方接受救助服務的意愿。對救助方而言,自愿是指其在法律和義務上沒有義務救助遇險的海洋財產。如果營救成功,他有權獲得營救賠償,并且不營救或承擔任何責任。
(5)營救必須有效。“有效”是指遇難船舶或其他財產全部或部分獲救。有救助事實,但無救助效果的,不請求救助補償,海上救助不能成立。這是國際公約和各國海商法普遍接受的海上救助的一項重要原則——“無效無報酬”原則
為了防止和減少海洋環境污染,鼓勵救助方救助可能或已經造成海洋環境污染的船舶或船上貨物,1989年《國際救助公約》增加了“特別賠償條款”,該法規定,救助人對救助財產無任何效力,無權獲得救助報酬,但是,救助船舶或者船上有海洋環境污染損害危險的貨物的,依照《海商法》第179條的規定,仍然可以獲得一定的特別賠償,在其他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的情況下,救助不能取得效果的,仍然可以取得救助款
以上是對“海上救助的法律性質”問題的回答。關于海上救助的法律性質,目前仍存在諸多爭議,主要集中在如何看待救助方實施的海上救助行為的法律性質上。海上救助是民商法意義上的私法行為。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互聯網上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訴轉自訴案件是什么意思,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24質押債券是否可以拍賣變賣
2020-12-03醫療事故等級與對應的殘疾賠償比例
2020-12-19最新的上海垃圾分類標準
2021-02-01勞資糾紛有什么特點
2021-01-18申請人能否撤回專利權授予申請
2020-12-01孤兒院領養一般幾歲
2021-02-03能不能打電話自首、電話通知到案是自首嗎
2021-02-19婚后離婚財產分割規定有哪些
2021-02-09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網簽購房合同查詢
2021-03-12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被保險人過錯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3-21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