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國企業的反傾銷對策,以提高傾銷貨物在進口國國內市場的銷售價格或限制進口數量。然而,反傾銷國家往往以反傾銷的名義濫用反傾銷措施進行貿易保護。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出口額的不斷擴大,,國外對中國的反傾銷指控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反傾銷的發展趨勢。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訴訟數量一直在增加,西方國家對我國出口商品實施的反傾銷訴訟和措施層出不窮,對我國的反傾銷指控日趨激烈。僅2006年一年,就有60多起外國大宗出口商品對華反傾銷案件,與2005年相比,增長率為37%。2007年上半年有16起案件
2。被指控傾銷產品的范圍繼續擴大
只要西方國家認為他們損害或將損害其競爭力差的產品,他們就可以被列為反傾銷產品的范圍。被起訴的產品從原來的輕工、紡織等傳統商品擴大到機械、鞋類、打火機、自行車、鉛筆、箱包、剎車盤、彩電等4000余種商品,化工原料和農產品
3.反傾銷稅稅率大幅提高
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征收的反傾銷稅稅率很高,低至10%以上,高達100%甚至數千%。例如,2006年12月,美國商務部對幾家中國企業出口的冷凍和罐裝溫水蝦征收27.9%和112.8%的反傾銷稅,而對越南僅征收4.1%至25.8%的反傾銷稅。面對如此高的稅率,任何企業都負擔不起,這意味著中國企業將被迫完全退出市場。中國企業屢遭反傾銷傷害的主要原因中國出口商品屢遭外國反傾銷指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為外因和內因
1.在外因方面
歐美國家對中國作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歧視觀念根深蒂固。由于一些國家對中國和中國企業的誤解和偏見,他們對中國采取“非市場經濟國家待遇”,在選擇第三國參考價格時別有用心。這種歧視性待遇使中國產品更容易被認定為傾銷。理論上,我們應該尋找一個經濟發展水平與替代國相當的第三國,但美國、日本、丹麥、智利、新加坡等發達國家已經被選為中國的替代國。這樣,中國很難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例如,2000年,歐盟在針對中國彩電傾銷的訴訟中以新加坡作為中國的替代品。顯然,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產銷成本結構與中國產品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將新加坡的正常價格與中國的出口價格進行比較,必然會歪曲事實,使訴訟結果對中國企業非常不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舉證責任的分配規則有哪些
2021-02-13監護人要負刑事責任嗎
2020-12-04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1-13學生在學校搬桌子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房屋中介費收取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6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嗎
2020-11-26房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1-01-19抗辯權保險法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5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負責保險業監督管理的主管部門是哪一個
2020-12-03農村集體土地對外承包合同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