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國企業的反傾銷對策,以提高傾銷貨物在進口國國內市場的銷售價格或限制進口數量。然而,反傾銷國家往往以反傾銷的名義濫用反傾銷措施進行貿易保護。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出口額的不斷擴大,,國外對中國的反傾銷指控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反傾銷的發展趨勢。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訴訟數量一直在增加,西方國家對我國出口商品實施的反傾銷訴訟和措施層出不窮,對我國的反傾銷指控日趨激烈。僅2006年一年,就有60多起外國大宗出口商品對華反傾銷案件,與2005年相比,增長率為37%。2007年上半年有16起案件
2。被指控傾銷產品的范圍繼續擴大
只要西方國家認為他們損害或將損害其競爭力差的產品,他們就可以被列為反傾銷產品的范圍。被起訴的產品從原來的輕工、紡織等傳統商品擴大到機械、鞋類、打火機、自行車、鉛筆、箱包、剎車盤、彩電等4000余種商品,化工原料和農產品
3.反傾銷稅稅率大幅提高
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征收的反傾銷稅稅率很高,低至10%以上,高達100%甚至數千%。例如,2006年12月,美國商務部對幾家中國企業出口的冷凍和罐裝溫水蝦征收27.9%和112.8%的反傾銷稅,而對越南僅征收4.1%至25.8%的反傾銷稅。面對如此高的稅率,任何企業都負擔不起,這意味著中國企業將被迫完全退出市場。中國企業屢遭反傾銷傷害的主要原因中國出口商品屢遭外國反傾銷指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為外因和內因
1.在外因方面
歐美國家對中國作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歧視觀念根深蒂固。由于一些國家對中國和中國企業的誤解和偏見,他們對中國采取“非市場經濟國家待遇”,在選擇第三國參考價格時別有用心。這種歧視性待遇使中國產品更容易被認定為傾銷。理論上,我們應該尋找一個經濟發展水平與替代國相當的第三國,但美國、日本、丹麥、智利、新加坡等發達國家已經被選為中國的替代國。這樣,中國很難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例如,2000年,歐盟在針對中國彩電傾銷的訴訟中以新加坡作為中國的替代品。顯然,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產銷成本結構與中國產品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將新加坡的正常價格與中國的出口價格進行比較,必然會歪曲事實,使訴訟結果對中國企業非常不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調崗調薪規定是什么
2021-02-23國有獨資公司是否要設立三會才可以
2021-01-22注冊資本必須是現金嗎
2021-01-13車禍得到對方諒解可不可以免刑事責任
2021-03-17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權
2021-02-22拘傳的適用條件是什么
2021-02-02家庭暴力如何認定,家庭暴力的認定方法
2020-12-17船舶修理受傷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25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仲裁開庭對方不來賠償怎么辦
2020-12-31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合同糾紛結案須多長時間
2021-01-10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投資類保險的類型和各自的優點
2021-03-25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